Part3(第44/51页)

“姓依田,叫依田芳子。年龄五十三四岁的一个女的。”

司机似乎并不清楚。

“我只知道门牌号,说不定她是和其他人家合租的。”

司机扭过头,说到了那边问问村人大概就会知道了。

“乘客您昨夜是在馆山寺住的吧?”司机又攀谈起来。

“不是,只是在馆山寺那边跟人打听了这位依田的住址……”回答完后,修二不禁又加上了句多余的话,“在那儿差点让人告诉错了地方,把久度山当成了久能山,因为这两个地名容易看混。”

“是吗?那可真够悬的,因为久能山可是远在静冈啊。不过,久度山跟久能山倒也未必全无关系。”

“为什么?”

“久能山别名有渡山。至今仍有个叫有渡的地名呢,据说那就是补陀洛山……乘客先生,补陀洛山的事情您知道吗?”

“唔,倒是知道一些……”

嘴上这么应和着,修二心里吓了一跳。没想到补陀洛山的名字竟会出现在这种地方。久能山就是补陀洛山的事情他是头一回听说。

“这么说,久度山也是这样了?”

“好像是。”司机一面转动着方向盘一面对他的提问点着头,“都说久度山大概也是补陀洛山。”

“你懂得好多啊。”

“我也算是个乡土史会的会员啊。既然是司机,了解一下当地的历史肯定会对引导乘客有用,于是我就加入了。后来逐渐喜欢上了。”

怪不得从刚才起就在讲历史话题。

不过,怎么又是这补陀洛山呢?修二只觉得自己要去的地方总会萦绕着补陀洛山的影子。

芳子就待在久度山,这究竟是偶然的巧合,还是一种因缘呢?山峡中的日暮来得格外早。修二望着逐渐暗淡下去的奥三河的群山,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

“啊,马上就到了。那边就是大野。”

下坡道变成了直线,青白色的天空被眼前高高的黑色山脉切割开来,山脉的下面则现出一片灯影。

久度山就在凤来寺山的附近,从大野乘车也就三十分钟左右的距离。

司机在只有二三十户人家的小村落的一户人家前停下车子。四周已经黑了下来,灯影下的人们正在家里享用晚餐。修二觉得也不能老让司机去打听,于是便自己去问路。这是一家小杂货文具店,店里已经熄了灯。

出来的是一名四十岁前后的男子,说是修二所问的门牌号的确是在这一带。

“依田芳子?”丈夫模样的男人想了一会儿,然后朝屋里喊了一声,“芳子?不就是待在仓田那儿的那个人吗?”

“是啊,有可能就是那个芳子吧。年纪大约是多少?”妻子从屋里上下打量着修二问道。

“有五十三四岁左右……”

“会不会是六十岁上下呢?从这儿再往前走五六家,路的对侧有一户雕砚台的姓仓田的人家,您最好是到那边问问吧。”

“非常感谢。”

很近,不必乘出租车,修二便让司机等在了原地。

修二斜穿到路对侧。路边的住户有的已经关门,有的则还敞着。屋顶上打着“仓田砚店”招牌的人家关着门。

敲门后,只见一名三十二三岁的男子露出头来。

“我是东京来的,我叫山边。”修二对正诧异地盯着自己的男子说,不过他并未说出理由。看来男子是这家的主人了。

“请稍等一下。我现在去问问。”说完他走进屋内。

在门口等待的时候,修二在心里琢磨了起来。这一家与芳子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在Hotel Lakeside上班的事情可以理解,可他却怎么也猜不出来她会待在这家砚台厂的理由。熄了灯的店里摆满了砚台。玻璃的陈列架上排列着高价的砚台。

刚才的男人从屋里返了回来。

“我问过她了,对方说您是不是弄错人了……”

这个回复修二并非没预见到,于是他又求对方再去说一下,说自己是为德一郎的事情而来,务请要见一面。

“请。”

男子再次出来,让修二进屋。已经不会有错了。待在这一家的人就是姐夫的生母。修二的心情激动起来。秘密的一角似乎就要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