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第3/13页)
“您看左边,能看见一个山顶是吧?那就是秋叶山,有七百九十米高。右手边是一千一百三十米高的笠置山。山脚下有一座‘不动瀑布’。您要去的县道扩路工程现场,也就是中马,只要绕过那个山脚就到了,就在山坡前面。”
“司机师傅。”矢田部如梦初醒般地问道,“您刚才提到秋叶山和笠置山了吧?请问那两座山上出不出产五色石啊?”
“五色石?”
“在阳光下一会儿发红一会儿发蓝的石头。学名叫‘辉绿凝灰岩’。”
“这……”滔滔不绝的司机第一次支支吾吾起来,“我也不清楚啊……”
“您见过吗?”
矢田部不想听什么观光介绍,要是司机能告诉他附近有没有辉绿凝灰岩就好了。
“好像没见过啊……”
“是吗……这种石头在阳光下会变色,你就没听亲戚朋友提起过这一带有五色石吗?”
“没有啊……”
司机在后视镜里看见了乘客失望的神色,他也沉默了,专心致志地开起车来。
这条县道三年前刚拓宽过,非常宽阔,路面平整。整条路都是沿着旧路拓宽的。因为上坡的关系,引擎发出轰鸣。
出租车数次开过山脚下的急转弯。
“客人,您看,那儿就是这次扩路工程的工地。”
不用司机说,矢田部就看见了。几十个工人站在路上忙忙碌碌。
接着,他又看见了一排安全防护栏,把半条路给挡住了。每个防护栏上都印有“中桥组”的字样。
路上停着两辆压路机,还有装有沙石的翻斗车和吉普车。道路两边凿出了新路。那应该是很久之前凿开的了,路面上看不见泥土,倒是长满了野草。矢田部没有看见工人小屋。为了不妨碍车辆通行,施工人员特地让出了半条路。
矢田部听说这里有巴士车站,就让出租车司机回去了。
一位手持红色信号旗的工人正在指挥交通,他戴着一顶帽檐很宽的草帽。矢田部走近他问道:“请问哪一位是工地的主任啊?”
工人盯着手持行李箱的矢田部看了半天:“啥事啊?”
“我以前在名古屋干过卡车司机,不知道这边需不需要人开卡车翻斗车什么的……”
“不知道啊,我们这儿已经人满为患了。”
“是吗……我想亲自问问主任。”
一群头戴黄色头盔的人中,有一个朝矢田部走了过来——因为他看见两人站着聊了几句。
“你有什么事吗?”
那是个略显肥胖的男子。矢田部低头致意。手持红旗的男子简要地传达了矢田部的意思。
“我就是现场主任。我们现在不缺司机。”
“我还能开推土机和混凝土搅拌车。”矢田部把行李放在地上。
“哦,你还会开推土机啊?”
现场主任听到这话,又打量了矢田部一番。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普通车辆的司机已经够了,但来人要是能驾驶建筑车辆,倒是可以考虑。
“是的……”
“你有几年经验啊?”
“十多年吧。”
“以前在哪儿干过?”
“主要在东北干。在青森县、秋田县、岩手县的三四家地方建筑公司干了两三年。”
矢田部装作外乡人的样子。他觉得推土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车的司机比较特殊,应该会有很多外乡人干。出租车司机也不例外。
矢田部没有猜错,但他很担心现场主任会不会问他具体是在哪些公司干的活。好在最后并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也许是东北实在太远了,他不是很了解吧——所以矢田部才会胡诌自己是从东北来的。
他还担心主任会让他出示驾驶证。幸好他的担心是多余的。主任好像相信了他的话——身着褪色了的破旧衣服,手持行李箱的中年男子,看起来就像个辗转于各个工地的外来打工仔。
“是么……那让我考虑考虑……”现场主任收起下巴,略有所思。
“那真是太感谢了!”
要是主任立刻让他开工,他可就露馅了。“考虑考虑”这个回答,正中矢田部下怀。
“你现在住在哪儿啊?”
“在多治见的一家小旅馆里。这样吧,我明天再来一趟,到时候您再告诉我录不录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