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8/12页)
汽车绕过好几处山嘴【13】。对岸的高山时而贴近,时而远去。高山上的雾气仍旧没有退去。湖面上又出现了几条钓鱼用的小船。
“司机先生,这儿能钓到什么呀?”味冈问道。
“有一种叫‘鳟鱼’的河鱼,据说比鲇鱼还好吃呢,我倒是觉得没那么夸张。唉,其实这人工湖下面沉着五个村子呢,一想到这些就没胃口了……多恶心啊,房子、茅房、马厩、牛棚都在底下……这一带经常下雨,湖水还算比较充足。听说湖水变少的时候,湖边水浅的地方还会有湖底村子的幽灵出没呢……”
转过一个弯,迎面开来一辆大巴,上头写着“小竹方向”这几个字。味冈又想起了幸轮旅馆的那名女子。这时大石说道:“这条路上的混凝土,比标准配料书上的要更耐压一些,混凝土路面15厘米,指定坍落度是7厘米,果然考虑到了冬天天冷的因素。”
“新路的海拔还要高一些,那混凝土是不是再铺厚一点比较好?”
“预算书上说,最好比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再厚个十厘米。毕竟这儿冬天还有积雪……”
坍落度是表示混凝土硬度的指标。混凝土是水泥、沙石、水与其他混合材料混合而成的,含水量大的水泥十分柔软,容易浇筑,但耐压度、耐久度也会相应变差。水泥重量与搅拌用水量的关系为w/c=50%。也就是说含水量必须低于五成。可要是含水量过低,浇筑起来又会比较困难,极有可能出现浇筑不均匀的情况,反而降低工程的整体质量。所以混凝土需要一定的硬度,而硬度就是用“Slump=×cm”来表示的。
要减少用水量,调出拥有适当硬度的混凝土,可以增加水泥用量,或使用减水剂【14】、引气剂【15】等外加剂。
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最重要的莫过于摊铺混凝土。完成的构建厚度以及钢筋的使用量,将会影响到使用的骨材(碎石、沙土的总称)的最大粒径。“骨材的最大粒径的变化对水泥使用量的影响极其重要,需注意其强度及耐久性。”——土木协会的《标准工序说明书》中如此写道。
施工主——J县与R县的道路公社会根据现场的状况,制定出怎样的《特殊工序说明书【16】》呢?味冈的日星建设也在不断揣摩,并设想了三种可能性。
“如果是县里的官员来检查,那一定会很严格吧?”味冈一不小心,把心里想的说了出来。
“可能不会像负责国道的建设省官员,或是道路公团的官员那样严格吧。”大石嘴边露出一丝微笑。
其实,在建设道路与路基的过程中,是可以“偷工减料”的。只是公共事业项目有专门的官员管理,难以浑水摸鱼。怎么办?只能让官员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此就必须为官员们留出后路,否则豆腐渣工程东窗事发后,他们就要背上“监管不力”的罪名。官员知道施工方偷了懒,所以问题一旦曝光,他们就可以命令施工方重新施工。当然,要是瞒得好,就乐得装傻了……
渐渐地,一座湖畔餐厅出现在道路对面。白色的建筑物仿佛山中小屋一般。
“专务,要不我们去那儿休息一下,吃个午饭吧?”大石说道。
餐厅门口停着两辆观光大巴。五十多个游客涌进餐厅里,好像是从北陆来的。
四人占了窗边的一张桌子,能够眺望湖面的美景。小原主任刚才溜进了空无一人的小屋,被味冈骂了一顿,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连照片都不太拍了。
“专务,这儿可真是个好地方啊。”平山觉得自己的部下小原有些可怜,为了调节气氛,他开始讨好起味冈来。
“……我看过苏格兰山区的照片,感觉和这儿的景色挺像的,总觉得‘高地观光线’这个名字没什么表现力……可要是改成‘山湖观光线(Mountain Lake Line)’,又觉得有些啰唆,要不干脆改成‘日本苏格兰’吧?多有噱头啊。”
“日本苏格兰啊……原来如此,这倒是挺有创意的。不是还有日本阿尔卑斯【17】、日本莱茵河【18】吗?”
大石傻笑道:“要不跟J县、R县的道路公社理事会提提,要是他们采纳了,说不定我们公司会更有利呢。您说是吧,专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