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7/9页)
报上也曾报道过,有犯人混在凑热闹的人群里,装出协助警方办案的样子。
想起自己趁泽田美代子不在,独自潜入事务所,味冈的脸上立刻没了血色。他赶忙往警车和群众的反方向走去。他没有带伞,于是只能缩紧身子,在房檐底下走,希望能尽可能不引人注目地走到自家轿车停车的地方。一路上,又见着许多人朝神邦大楼跑去。
有人喊道:“有人跳楼了!”
还有人说:“楼里进了强盗,正挟持人质与警方对峙呢!”
味冈知道肯定不是跳楼,毕竟他刚从那栋楼里走出来。也不太像是有人挟持了人质。不明事件真相的人们开始胡乱猜测,兴奋地往大楼跑去。
车子还停在远处,可司机却不见了踪影。莫非他也去看热闹了?
味冈没有生气,因为司机定会带来事件的最新情报。他回来得越晚,情报与真相的距离就越近。
于是,味冈走去一座剧场大厅的屋檐下避雨。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被雨水打湿的车身闪闪发光。其中也有插着报社旗帜的汽车,往神邦大楼的方向驶去。
司机回来了。他脱下帽子,不住地道歉。
“你上哪儿去了?”味冈坐进车里,平静地问道。为了让司机放心,他还特地点了根烟。当然,这也是为了让自己平静下来。
“我听说神邦大楼出了杀人案,就去看热闹了……对不起。”司机一边操纵方向盘,一边低下头。
“杀人案?”味冈差点儿把手上的香烟掉在地上。
“是的,好像死在七楼楼顶上。那里有个独立的机械室,里头是什么换气装置啊、水箱啊,还有让这些设备运作的马达什么的。尸体好像就在那机械室里。当然我也是从别人那儿听来的,不是警察说的,具体怎样我也不清楚。”
“那死的是男是女?”味冈咽下一口唾沫,继续问道。
“这……我也没打听清楚……”
车窗外,雨水如瀑布般泻下,冲刷着汽车挡风玻璃。
神邦大楼的事件由警视厅负责调查。
报纸上的报道基本沿用了警视厅公布的内容。各家报纸的文章大同小异,概要如下:
神邦大楼屋顶有一个机械室,里面装有供水(包括冷气用水)和换气装置,各种管道如小蛇一般缠绕交错。大楼的员工说那是“楼顶机械室”。
六月十日下午五点十分左右,大楼维修人员(负责管理电机设备的技术人员)前往楼顶机械室,发现门锁被人撬开了。房间里都是机械设备,没有贵重物品。维修人员们都以为是有人恶作剧,因为平时楼顶并不对外开放,但还是有人会不时地上来。各个楼层的店铺员工,或是公司职员,都喜欢到楼顶来眺望景色。这栋老旧的大楼里没有足够的安全设备,为了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才会禁止人们到楼顶去。
三十二岁的维修人员打开门,走进房间里。机械室里只有一盏昏暗的电灯,于是他便打开手电筒照了照——只见一只鼓鼓囊囊的四角形麻袋,正塞在管道与地板之间……
维修人员每隔十天会巡视一次,从地下二楼的动力室出发,一路巡视到楼顶。当天正好是需要巡视的日子。他们证明说,楼顶十天前并没有异样。维修人员碰了碰麻袋,感觉里头好像装了个人。
警官解开袋口的绳子,发现里面有一具中年男子的死尸。男子的脖子上留有明显的勒痕。鉴识课人员推测死者死于三天前,事后的解剖结果也显示出了同样的结果。
麻袋里装满刨花,想必是凶手为了掩饰袋中尸体而塞入的。
尸体的衣服口袋里没有钱包、名片夹或月票(如果他生前有的话)。衣服有些破旧,上衣绣过名字的地方和衬衫送去干洗店做过的记号【8】也被撕去了。若是普通的强盗事件,绝不会如此湮灭证据。
不过警方通过其他方法查清了死者的身份。
然而,这起由外部人员犯下的案子,为什么特意把尸体搬到楼顶的机械室去呢?报刊上的报道称,警方认为楼顶并非第一现场,犯人是在其他地方行凶之后,再将尸体搬去楼顶的。
那么他们是怎么搬运尸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