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13/21页)
“我再请教您一次,”加贺转身向门,指着被剪断的链条,“您来的时候,门没有上链条锁——是吧?”
“不,”康正摇摇头,“链条是锁上的。我是剪断链条才进来的。”
加贺抓抓后脑勺。
“您是在当天下午六点左右报警的。您说发现遗体后立刻打电话,但却有一则奇特的证词。在附近的补习班上课的小学生,下午五点看到您的车停在那里。这一小时的时间,您都在做甚么?”
车子被看到了?——康正暗自啧舌。当时他没有想到这么多,而且也不认为会有刑警去调查这种事。当然,加贺也可能是料准了康正一定是更早抵达现场的,才会去找证词来证明他的推论吧。
“那不是我的车吧。”
“可是那个孩子连车种都记得很清楚。”
“我开的是国产车,满街都是的那种。再说,总不会连车牌也记得吧?如果记得,你把那孩子带来,我可以跟他对质。”
听康正这么说,加贺苦笑。看到他这样,康正也笑了。“接下来你会出甚么牌?”
“那么,这个如何——您说看到门上了链条,便大声呼唤屋内的令妹。然而这幢公寓却没有人听到您的叫喊声。当天同一层楼,明明有那么多人都在家。这个您又该怎么解释?”
康正耸耸肩。“我自以为是大声喊,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概就这样吧。”
“您出声喊是为了要让屋里的人听见吧?声音有可能很小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当时心思都放在妹妹身上。”
加贺像演员般做出举起双手的姿势,又到处走了一会儿。地板嘎吱有声。
“和泉先生,”他停下脚步,“请把找出凶手的工作交给警方,裁决凶手的工作交给法庭吧!”
“明明就是自杀,哪来的凶手?”
“一个人能做的事很有限。您对凶手或许有些头绪,但接下来的工作才是最难的。”
“你刚才不也说过吗?我虽然这副德性,却是从物证拼凑出假设的专家。”
“光凭假设是无法逮捕凶手的。”
“不需要逮捕,只要有假设就够了。”
加贺一脸吃了黄莲的神情。
“让我告诉您家父的口头禅——无谓的复仇有赤穗浪士就够了。”
“他们干的事不是复仇,是表演。倒是你,”康正板起面孔,“你来这里想确认的,就只有羽球拍的握把而已吗?”
“不,我还没开始。”
“那么就请你赶快吧。我还想请教你说要作为交换条件的情报。”
“我一边确认一边说明吧。不好意思,可以请您看看电视机下方吗?”
“电视机下方?”
电视放在一个茶褐色的小架子上。架子里还有录像机。架子有两层,下面那一层整齐地摆著录影带。“那里的带子全都是VHS的吗?”加贺问录像带的种类。
“好像是。这也是当然的,因为录像机是VHS的啊。就算有其他卡带也……”康正一边看架子下面一边说,但立刻发现自己的错误。“不,不对,不是卡带。这是八厘米摄影机的带子。”他拿出来的是一组还没拆封的八厘米录像带。一组有两卷,都是一小时的带子。
“不好意思。”加贺拿起那组带子细看,满意地点点头。“果然如我所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