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第5/13页)
龚贤的画很多,老僧扫残叶这幅画,是他的代表作。爱好绘画的人,能够看到这幅画,可说是三生有幸,一定会得到极得到极大的启发。”
他知道黎丽丽是个画迷,估计丽丽听了之后,非看不可。果然不出所料,丽丽上当了,她欣然答应,决定于星期五上午和我同往。其实我当时听他的话也很着迷。黎丽丽要看的是龚贤的画,我想看是龚贤的历史,也许,在这个楼上可以看到他的生平介绍。
当时,我有一种想法,正像他所说的是为了仰慕丽丽的才华,而要在扫叶楼与她相见,谈画、谈诗、谈史,我以为他是为了显耀才气。因为他再三向我保证,不用暴力,所以放松了警惕性,没存戒心。
扫时楼占地不大,僻静幽雅,座落千山,楼道斜通,落叶满径。榜门一联,左写:“一径风声飞落叶,六朝山色拥重楼。”右写:“四面云山朝古刹,一天风雨送残秋。”此楼的胜景尽在诗意中。此时我有些胆怯,丽丽却兴致勃勃,一边欣赏此联,低头吟咏,一边直同上楼,我随之同上。
一看楼内,四壁罄空。我知上当,愧对丽丽,有些尴尬。而她却不在意,聊以自慰地说:“世间上许多传说,都是活灵活现的,究竟百闻不如一见。许多名胜古迹,经岁月沧桑,已面目全非,这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名画虽然没有了,尚幸此楼犹存,总算不虚此行。”
这时江风拂面,神清气爽,我俩凭楼眺望,长江水浪滔滔,白帆片片,石头城下桅樯动,帆影掠窗前。而近处的雨花台,莫愁湖;远处的牛头山,献花岩尽在眼中浮现。我们正陶醉于山楼美景中,忽然听到楼梯传来啦啦声,几个人有说有笑,抬级登楼而上。我俩以为都是游客,毫不在意。
谁知这班人一上楼,就来个突然袭击,把我俩分别抱住,先用手帕堵塞住我们的嘴,后用白花布把我眼睛蒙住,绑在柱上。丽丽则被他们按在地下,只听他们像野兽曝叫似地喊:“剥她的衣裤!”丽丽在地板上反抗挣扎,我内疚加恐惧力图挣脱束缚拯救她。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楼下冲上两个人,口里喝骂着,似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慨。接着双方就大打出手。不久,听到‘砰!砰!’两声,先头那批强徒闻枪声争先逃命,如一窝蜂散踉跄下楼。抱头鼠窜。
开枪的人,先替丽丽解绑,然后除去我的眼布,站在我们的面前只有两个穿西装的青年,一个就是王仲钦;一个是三十开外的大汉子。那个人黑膛的脸,体格强壮,威武有力。一切我全明白了,这场恶作剧,导演兼主角,都是王仲钦!
黎丽丽绝处逢生,对王仲钦千恩万谢!王钟钦的态度谦虚又关切,不知内幕的人,处此情景,都会为之动情的。这里,王仲钦一边插好手枪,一边捂住胸口,皱紧双眉,好像忍住疼痛,那种英武克制的神气,给人一种英勇俊俏的感觉。黎丽丽看在眼里,感激在心头。
王仲钦故意查问我们两人住址。他自告奋勇,负责把我们护送到家里。丽丽也问明他俩的姓名和地址,才知道他是参议员王明康的公子,更加肃然起敬。
到了楼下,那里停着两辆双轮摩托。他驾车护送丽丽回家,我也由那个大汉子护送回去。
第二天,黎丽丽约我一起到王仲钦家向他道谢,才知道王仲钦因为昨天以寡敌众,胸部受伤,住进医院。出于感激之情,丽丽经常到城南医院探视他、王仲钦出院后也到丽丽家中回拜。从此以后,王仲钦经常到丽丽家,不过都是以正人君子的面目出现。在这段时间里,我屈于淫威,受他指使,只好从中旁衬。丽丽倒是极少到他家里,去时,也都邀我同往。
以后丽丽对我说:据她调查所得,王仲钦是个大流氓,外号“采花蜂”,因此便对他存有戒心。王仲钦已经看出丽丽的态度不如以前那样热情了,于是一场志在必得的阴谋,又在暗中进行。
前八、九天,他对我们两人说,他已决定到美国自费留学,外交部已经批准了,日内就要启程赴美,他特备几样名贵酒菜,请我们两人到他家里,表示饯别。
丽丽认为,王仲钦的品德行为不管如何,总是自己的救命恩人,而且几个月的来往,一向都是规规矩矩,并没有表露出越轨的行为,这是最后一次饯别,既请她赴宴,这也是义不容辞的,何况还有我陪着,论理不会发生意外之事,所以便答应他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