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14/15页)
一天内,一个小小的医院,一连死了四个人,死亡的恐怖气氛笼罩着整个空间。入夜阴风惨惨,灯火不明,屋上的松风,伴奏着猫头鹰的悲号,使人毛发悚然。我想念着映雪,整夜梦萦魂回。
死不在其侧,殓不凭其棺,实在有负知己。映雪死后第三天,我的伤口还没有拆线,就悄悄地避着护士,艰难地来到落凤窝。只见新冢一堆,想到中秋之夜,两人还在此相对谈心,而今玉人归黄土,不禁呆若木鸡,凄然感叹人世之沧桑!
在医院休养期间,我曾几度到她坟前,这时坟墓已用青石堆砌起来,成为一座完美的青冢。墓前方丈之地,铺上水泥,再加水磨,平坦光滑,家中一块青石墓碑。朱字隶书。刻着:“林映雪女士之墓”。
从此后,落凤窝成为断肠地,每到星期天,我常独自悄悄地来到这里凭吊亡魂!
时间过得真快,第二年秋天,我毕业了,奉命到四川重庆深造。我牢记映雪的遗嘱,临行的当天早晨,我采了秋花,造了一个花圈,到她坟前。只见流水潺潺,秋风瑟瑟,白杨萧萧,坟旁的青草黄了,不禁悲从中来,心酸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滚过脸颊。我从布挎包里郑重地拿出香烛纸钱。我点亮蜡烛,毕恭毕敬地供上三炷香,化了纸钱。蜡烛跳跃着火焰,香烟缭绕墓台,焚化的纸箔,像一只只灰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我想起了《梁山伯和祝英台》这出戏,我多想坟墓能突然爆裂开,映雪从里面飘升出来啊!
我凭吊一番后,向她的灵墓鞠了三个躬,念告道:“雪姐有灵,随我入川!”
忽然金凤陡起,黄叶狂飞,似是旋风,又不像旋风。
这时,只听号角呜呜,催促人启程。我虽依依难舍,但又不得不行,频频回头,无比惆怅。
我们乘长途专车,顺川黔公路北上,渡乌江至遵义,越娄山关到桐梓。这个黔北的重镇,就是古称夜郎自大之国,离桐梓往北行到松坎。中午饭后,准备到四川赶水过夜,想不到在川黔交界处,汽车故障,屡修不好,不得已在螺丝田投宿。
晓宿荒村茅店,长途困顿,倒头即睡。
朦胧中梦见映雪,还是生前模样,对我嫣然笑道:“出蛮荒入天府了,前途珍重!”
一觉醒来,方知是梦。这时三更残月,月影西斜,清光照在床头,客枕凄凉……程科长说完这段痛苦的回忆,便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封信来,递给杨玉琼。她展开一看,原来是林映雪的遗书,只见字迹隽秀,文辞哀艳。她回环朗诵,不忍释手。深感程科长对映雪爱恋深沉。她虽去世多年,然而程科长对她的遗书竟然一字不漏地背诵如流!
玉琼把信折好,放进信封里,交还程科长,感叹道:“她有黛玉之才,兼有黛玉之姿,不该再有黛玉之命。实在可怜,实在可惜!这个奇女子,真值得人想念,令人钦敬!”
程科长说:“那天夜里逮捕飞贼时,我全部精神贯注在王存金身上,偶尔看到黎丽丽坐在床上赤身露体,含羞低头,我实在没有闲情去留意她。以后押解她回局,拘留看守室,她总是低头不语,没有机会着到她的真面目。当她进入审讯室的,我才比较清楚地看到她的面容,我的心禁不住怦怦作跳,几疑映雪复生,想不到世间上竟有这样相似的人。的确,黎丽丽当时的撒泼、无礼,旁观者都忍受不了,我想到映雪,实在不忍给她难堪,这也难怪你生疑。在招待新闻记者的前夕,我要准备翌日的发言,因此得整理案件材料,看到黎丽丽名字,想到林映雪,所以拿出映雪的相片来看,不意悲怀悼念,精神恍惚,却把她的相片夹在材料里面,忘了收起来,被你看到。因为爱屋及乌,的确有意成全她,发表新闻时以芳桂之名,代替丽丽名字,把无关紧要的事实稍加更改,保住她社会上的名誉,这是实情,不过此中丝毫没有邪念存在。”
他略停一下,又接着说:“映雪柔中有刚,为报杀父之仇,不惜舍身而事振武,明大义,识大体,恩怨分明,这种精神值得钦佩!黎丽丽‘棉里藏针’,她的性格与林映雪相似,但她的动机不纯,因报拆散姻缘之恨,自愿失身于大盗王存金,明珠投暗,这种做法实在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