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5/17页)
她接着说:“道理很明显,刘振亮首先看中了秦玲心,因为她本人是个大学生,父亲又是大商家,刘振亮估计这个女的,涉世未深,天真幼稚,容易上钩,只要和她发生关系,到了木已成舟,不怕她家庭不同意。他就可以入赘秦门,从中捞她一笔财产,到香港去。想不到她父亲是一个一毛不拔的市侩,只知金钱,不顾骨肉,这是刘振亮始料不及的。等到秦玲心与家庭闹翻了,无奈弃家出走,投奔刘振亮,这时的秦玲心就成为他的一个包袱。
“但是,秦玲心毕竟是一个很漂亮的大学生,虽然捞不到她的财,但是她的色还能供给刘振亮一时的享受,何况对方又是自动送货上门的,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专门摧残女性的‘魔鬼’,对女人完全是兽性的发泄,丝毫没有一点人性。按现有的材料就可以看出,他在几个月中就奸污了多少的女性。最后他看中了马玉媛,马玉媛和秦玲心都是大学生,她的漂亮在秦玲心之上,最重要的她有大量的私蓄,正合刘振亮选择的标准,所以他拿出全套的风流本领,尽量拢络了她。马玉媛的心肠本还不错,开头她还能顾及朋友间的感情,在紧要关头,还能力持镇静,但是她受不了刘振亮的诱惑,她的信里不是说得很涓楚了吗?
“刘振亮自车案发生后,他在上海提心吊胆,很想搞一大笔金钱溜到香港去。马玉媛是她最理想的对象,所以刘振亮收到这封信不及十天,秦玲心就坠楼‘自杀’。这分明是谋杀案,凶犯就是刘振亮,还有什么可疑呢?”
杨隆泰在旁边听了,提出不同看法。
他对马太太说:“刘振亮只要把秦玲心抛弃了,和马玉媛结合,就可以利用马玉媛的大量私蓄,一同到香港去,何必下此毒手,自投法网呢?”
马大大笑答:“事情不能像你所想像的那样简单。你要晓得,马玉媛不比秦玲心,她有理智,有正义感,虽然一时被刘振亮迷住,她还会有清醒的时候。假使刘振亮抛弃了秦玲心,想移花接木,先负薄幸之名。他所伪装的多情假面具,无形中就剥下来了,势必为马玉媛所不齿。这点刘振亮已经顾虑到了。
“这个阴狠毒辣的家伙,只求目的,不择手段,在无计可施之下,只得动起杀机、他也会考虑到谋杀会犯罪,于是便精心策划了秦玲心亲笔写的绝命书。他想,只要这封绝命书能够在死者身上被发现,法律对他就无可奈何。他就是过分地估计这一点,所以他决定选择走谋杀的道路。
“现场上,他又自编自演了一条殉情自杀剧,那痛不欲生的动人情景,博得社会舆论的同情和马玉媛暗中的感动,借此为自己开脱罪责和取得马玉媛的好感,最终实现其全盘计划一一带美人,挟巨资,乘飞机,到香港去。达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目的,逍遥自在地去过醉生梦死的生活。但他的如意算盘,将会使他走向自取灭亡的道路。
“现在最大的关键就是如何证实这封信是刘振亮策划的。不过这点很棘手,因为唯一知道内情的人只有泰玲心,但是她死了!现在我们只有一个希望,就是秦玲心生前的一本日记,可能在里面能够找到有关绝笔的蛛丝马迹。万一这本日记被刘振亮毁了,此案就石沉大海,此冤就难以伸雪。”
大家很赞同马太太的见解。
接着,马太大再看最后一封情信,信内写着:冯平先生雅鉴:
我对你这样称呼,你一定会感到恼火的。因为你我之间己经数次陈仓暗渡,难道连“亲爱的”三个字都不配用上吗?古人有言,君子之交谈如水,假使双方用情过深,最终的痛苦就更大。我是过来人,这种痛苦的滋味已经尝够了,所以,我对你的称呼就只能这样轻描淡写了。
回忆你我当时的巧合,如今想来,犹如一场春梦。你是一个驰骋情场上不可一世的英雄,多少漂亮的女**慕你,多少有钱的小姐追求你,为什么你偏偏要在我身边纠缠不去呢?这使我百思莫解。
我是穷苦出身的大学生,寄人篱下,以笔为耕,家无财产,貌亦平平,又是一个情场失意者,在群芳队里,是一个无意苦争春的人,与马玉媛、秦玲心相比,如星星之对月亮。人贵有自知之明,凭哪一方面的条件,我都不够与人逐鹿情场。你我要想达到圆满归宿,这何异痴人说梦、你风流倜傥,温柔体贴,像你这样才貌双全的男性,人世间还是少有的。你既然看上了我,肯屈尊而就我,我何惜此身以报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