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请愿(第2/4页)

李观澜在这一刻有些为难。按照他的理解,凤来村村民应该是受到谣言蛊惑,相信了灵魂附体的传说。但是能够欺骗到所有村民,可见这谣言的蛊惑性极强,一时之间无法查清真相。朱四苹被鬼魂附体的说法显然不能取信于法庭,更无法向公安局和市委的上层领导汇报。他又不能哄骗村民。怎样疏散请愿的村民,他一时拿不定主意,

李观澜问面前的两个人说:“朱四苹被鬼魂附体,你们都亲眼看见了吗?”

朱大海和余得水都连连点头:“亲眼所见,千真万确。”

李观澜猜想,朱四苹也许是一个作法有术的神婆一类的人物,这样的人在农村往往很有市场。他说:“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也很理解村民们的心情,不过这样跪在法院门前,终归不是解决办法。我有一个提议,你们看看是否可行。今天无论怎样判决,毕竟是初审,朱四苹还有上诉的机会。我可以帮助你们,找一个好律师,在上诉期间努力寻找一切对朱四苹有利的证据,你们的想法也可以向律师说说,在二审量刑时纳入考虑。现在是法治社会,请愿不是办法,还是要循法律的途径解决,但法理不外乎人情,朱四苹如果真有冤情,法院不会枉判的。”

朱大海和余得水连声称是。

李观澜说:“你们也赞同我的提议,那么,现在你们就去把请愿的村民带回去,明天——最晚后天,我们的警员和律师会到你们村里去,重新全面调查朱秀香的死亡经过,你们认为如何?”

朱大海和余得水喊嘁喳喳地商量—会儿,说:“行,我们在村里等你。”

疏散了请愿的村民,李观澜回到队里,查阅了凤来村的资料。这是一个一千多人的小村落,形成于抗战时期,村民绝大多数姓余或姓朱,仅有几个外来户。凤来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相对闭塞。背靠云岭山,村边有一条巨流河的分支。前后左右十里内没有人烟。五年前以生产氮肥为主业的腾飞农业集团公司在凤来村外设厂,为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带来了一些人气,村里经济也被带动,村民的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

李观澜抄起桌上的内部电话,把许晓尉叫进来,叙述过朱四苹的案情,说:“这件事你还是去处理一下,主要是预防村民们情绪波动,再次到法院门前聚集请愿。争取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让法院的判决顺利执行,又不伤害村民们的感情。”

许晓尉说:“听上去是村民们受到了蛊惑,根源就在朱四苹身上,我想先和她直接接触一次。”

李观澜说:“行,你去和司法局联系一下,朱四苹的案子有特殊性,应该可以得到批准面谈。抓紧时间,明天晚上之前一定要到达凤来村,我对他们的村长和书记都保证过的。”

朱四苹的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重重叠叠,矮而胖,比实际年龄显得老态。因为是重刑犯,戴着沉重的手铐脚镣,隔一道铁门坐在许晓尉对面,脸上带着对世界无所眷恋、对死亡毫不畏惧的漠然表情。

许晓尉说明身份后,问朱四苹:“朱秀香生前和你之间的婆媳关系和睦吗?”

朱四苹说:“还行,没什么矛盾。”

“你为什么要杀死她?”

“我没杀她,是她爸爸朱本山杀的。”

许晓尉咬咬牙,压制住怒气:“朱本山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女儿?”

朱四苹说:“那是她们父女之间的事情,我是外人,不知道。”

“朱本山是怎么上你身的?”

“不知道。”

许晓尉见她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实在问不出什么,就尽快结束谈话。出门后驱车径直向凤来村驶去。

抵达凤来村时已经是晚上八点,朱大海和余得水都在村委会办公室里等着,院子里黑压压地站着几百名村民。没有人说话,脸色漠然麻木,目光呆滞。

许晓尉在人群前走过,村民们没有一点反应,就是呆呆地站着,连脖子和眼珠都没转动一下。

许晓尉忽然感觉到一阵凉风拂体,周围的环境冷飕飕的,虽然是在光天化日下,处身于众人之间,却像是走过一个漆黑阴冷的坟场,感受不到活人的气息。他说不清楚这种感觉从何而来,却异常真实而强烈。

朱大海和余得水都站在门口迎接,对许晓尉说:“许警官,听说你要来,村民们都很激动,从中午开始就站在村委会院子里等着,赶都赶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