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16(第6/10页)
莎拉雅的确是有备而来,此刻她打开了别在腰间的那支用电池的氙气强光手电。眼前的景象并没有让伯恩放下心来。这些地下通道很古老,更糟糕的是,年久失修的通道急需支撑加固。在好几处地方他们俩不得不从坍塌的石块和碎木上方爬过,这大大减慢了前进的速度。
他们听到后方远远地传来了金属摩擦时发出的刺耳巨响,就好像有人在强行转动一只生锈的大铁轮。他们在原地站定,半转过身子。
“他们发现了铁栅栏,”莎拉雅低声说道,“我没法把固定栅栏的螺栓拧回去。警察已经进了隧道。”
“他是个警察,”卡里姆·贾麦勒翻开了奥弗顿的钱夹,“还是个探员呢,隶属市区警局。”
安妮把奥弗顿的车开到了他被杀时的那栋建筑旁。他的尸体就躺在墙边,鲜血染红了颜色暗淡的砖墙。
“他绝对是勒纳花钱雇的人,”她说道,“那天闯入我家的人很可能就是他。”安妮盯着奥弗顿那张粗鄙不堪的长脸,“我敢打赌,闯进我家时他肯定兴奋得不行。”
“有个问题我们还无法解答,”卡里姆·贾麦勒说着站起身来,“还有多少人在拿着马修·勒纳的钱替他做事?”
他把头一摆,安妮随即打开了后备厢。卡里姆·贾麦勒弯腰抱起奥弗顿的时候嘟囔了一句:“甜甜圈和巨无霸吃得太多。”
“美国人都这样。”安妮说道。她看着贾麦勒把尸体丢进后备厢,关上了厢盖。她钻出驾驶座朝固定在砖墙上的架子走去,那上头绕着浇水用的软管,她打开水龙头,把喷出的水流对准砖墙,冲掉奥弗顿的血迹。他的死并没有让安妮产生丝毫悔意,恰恰相反,他流出的鲜血让她感觉到胸膛中仿佛有另一颗心脏在跳动,那颗心中满是对西方社会的憎恨——奢侈浪费、自私自利的有钱人和享受特权者,美国社会中的名流贵族一心只想着延续自己的富贵生活,以至于对世上最贫困的人们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更不会为他们说一句话,安妮觉得这种憎恨情绪始终伴随着她。话说回来,她的母亲原是个模特,后来又成了时尚杂志《城里城外》的编辑,她的父亲本来就出生在富贵之家,安妮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充斥着司机、管家和个人助理。她可以乘私人飞机,可以去沙莫尼滑雪,可以到伊比扎俱乐部狂欢,但无论走到哪儿她都只能在父母和保镖限定的范围之内活动。本来该由你自己去做的每一件事都有别人代劳。一切都显得那么虚假,与现实完全脱节,生活变成了牢笼,她急不可耐地想要从中逃出去,她借以表达这种憎恨之情的方式始终都是极为突出的反叛精神。然而,真正让她从理智上去认识这种情绪的人却是贾麦勒。她在这个国家时身穿的衣服——都是价格昂贵的名牌——只不过是她的部分伪装。裹在这些衣服里面的时候,她的皮肤都在阵阵发痒,就好像浑身爬满了火蚁。一到晚上她就会迫不及待把衣服扒掉,再也不想多看它们一眼,直到第二天早晨再次把这些衣服穿上。
带着头脑中翻腾不已的思绪,她又上了车,卡里姆·贾麦勒坐到了她身旁。她毫不犹豫地发动车子,驶上了马萨诸塞大道。
“往哪儿开?”她问道。
“你该回中情局去了。”卡里姆·贾麦勒说。
“你也是啊,”她说道,随即侧过头看着他的眼睛,“贾麦勒,你刚发展我的时候,我并不是什么满脑袋幻想的理想主义者,一心想要与不平等和不公正开战。起初你就是这么看我的,我知道。我怀疑当时你恐怕只把我当做一个没脑子的女人,根本不会独立思考。现在我希望你别再这么想。”
“你心里有疑虑。”
“贾麦勒,正统的伊斯兰教很歧视女性。像你这样的男人从小就认为女人应该把头包起来,还得遮住自己的脸。你们认为女人不应该接受教育,不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如果女性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就要受到安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