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愁(第7/10页)

“亲爱的,您的票得赶紧注销。”雾子干脆地说,“现在注销,还不会受损失。”

一提到自己一个人去,雾子说话的声调也变得明快了。秋叶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一点。

秋叶回家一小时后,女儿杏子和真理子、横滨的舅父母、邻居、跟母亲学插花的学生们前后进门,把屋子挤得满满的。

秋叶负责接待,昌代介绍病情,两个人忙得不可开交。

幸好请了一个有急救经验的家庭护士,她来到之后,秋叶和昌代才松了一口气。

“两三天以前没发现老人家有什么不舒服?”

“风湿病和心脏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往往会引发脑血栓。”

“是不是恢复了意识?”

“刚才跟她说话时,老人家轻轻地点点头,恐怕还没有完全清醒。”

“那只得耐心等待,没有其他办法。”

“已经注射了化解淤血和刺激神经的药,恐怕不会很快见效吧!”

客人们你一句我一句,昌代一一作答。她长年待在老人家身边伺候,情况比较熟悉。病倒时幸亏她在身边。

秋叶正好外出,自知理亏。他和雾子的事没人知晓,只好什么话也不说。

秋叶抽身回到卧室观看母亲,母亲仍然闭着眼睛,昏睡不醒。

在暗淡的灯光下,母亲表情平静,仅凭脸色,想象不出她正苦于脑血栓。

“妈妈——”秋叶见家庭护士不在,喊了一声。

这一阵子,因工作和雾子的事儿,没有机会和母亲坐下来慢慢聊聊。当然,八十来岁的母亲和五十多岁的儿子之间没有多少共同语言,再说自己不在家的时间多,母亲感到冷清、寂寞。

父亲病重时也这样,一旦倒下就后悔莫及了。

瞧着母亲昏睡不醒,秋叶总感到这是自己的过错,才使母亲遭罪。

“对不起……”

站在母亲的病床前,感到无地自容。一旦离开卧室,回到书房,又想起雾子此刻不知在做什么。

“照这样看,很难阻挡她。”

这时,楼下的舅父正叫他。

秋叶的母亲姐弟四人。横滨的舅舅最小,比母亲小十岁,夫妇俩都还健康,常来看望母亲。

秋叶下楼去一看,舅父母准备回家。

“今天已经晚了,我们先回去,明天再打电话来。”

深更半夜,有劳舅父母特意来看望母亲,秋叶致礼道谢后,送到大门口。这时荻洼的姐姐轻声地说:

“明天一早达彦回美国去,今晚我先告辞了。”

达彦是姐姐的儿子,在一家商社供职,长年驻美国。

“达彦君回国来了吗?”

“他回来仅一星期,每天忙着跟朋友们玩,几乎不在家。”

姐姐皱着眉,因为是小儿子,特别宠爱他。

“他在美国什么地方?”

“在纽约。长年待在国外,三十岁了还是独身,真叫人着急。”

秋叶见过达彦几次,脸庞非常像姐姐。本来在父亲经营的药品公司上班,怕受拘束,跳槽到现在的公司,已经扎下了根。

“到老头子公司工作,至少是个专务,但学不到社会经验。”秋叶曾经听达彦念叨过。

“前些日子,他在纽约书店看到你写的书,赶紧买了一本。”

“呃?我的书竟然摆在纽约的书店里?”

“定价是日本的三倍。”

“真难为他了,请代我向他问好。”

秋叶苦笑了一声,送别姐姐。回到客厅,杏子和真理子也打算回去。两人为祖母的病情担忧,但明天得去上班或上学,不能留她们住下。

秋叶叫了车送走姐妹俩,家里顿时冷清下来。秋叶再一次到卧室去看望母亲,见她安静地躺在床上,便回到书房,一看表,已午夜12时了。

这从未有过的紧张的一天终于过去了。

雾子这时候在干什么?拿起电话正要拨号时,忽然想起了预定明天要回纽约的达彦。

这么长时间,怎么一直没想起达彦来?真不可思议。

当雾子说要参加旅行团去美国时,怎么没想到达彦。

秋叶知道达彦在美国,但不知道地址。

一开始因为自己和雾子是两人一块儿去,就没考虑见其他人。

现在重新考虑一下,将雾子托付给达彦,或许是个好主意。

往返时因参加旅行团用不着担心,但到了纽约后是自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