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萌(第3/20页)

照实说,雾子此刻考虑的不是价格高低,她对这家店面着迷了。

回到屋里,再商量也没有意义了,反正要租的话,当场拍板该会让雾子多么开心。秋叶朝店面扫视一眼,干咳了一声。

“就这个吧!”

对秋叶来说,这句话就像从清水寺的舞台上跳下来,下了最大的决心。雾子仍然殷切地望着秋叶。是出乎意料呢,还是来得太快了?半信半疑的表情浮现在她的脸上。

“定金需要多少呢?”

“一般是百分之十,根据情况,百分之五也可以。”

1800万日元,百分之五,得100万日元。

“可是此刻拿不出来。”

“那没关系,明后天也可以,您先给我10万日元吧。”

秋叶想这点钱总该有吧,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钱包。

“那好,我赶紧起草好合同,明天劳驾二位再来一趟。”

房地产商公司就在附近的并木桥。

“这样的店面不太好找了,虽然贵一些,往后还要看涨。”

房地产商抓住最后机会再宣传一番,拉下了卷帘门。

秋叶走到外面,从远处再眺望一下店面。雾子悄悄地来到他身边,向他行礼。

“真难为您了。”

“你最喜欢这地方,是不是?”

雾子点点头,瞧着她乌黑的大眼珠,秋叶心想又做了一件好事。

第二天秋叶去房地产商那里交了定金,找能村一起吃饭。

几天未见,能村又胖了一大圈。

“看来,你仍然精神十足。”秋叶说。

“那只是外表,里边快垮了。”

大家电公司的广告科长,看起来很风光,其实非常辛苦。

“干到今年年底我就不干了。”

“是不是找好了接班人?”

“那我就管不着了。”

能村连续几夜在外面接待客商,他真有点累了。

“不干了,那怎么办?”

“找一份比较轻快的工作。”

“你能安下心来干吗?”

能村给秋叶的印象是银座街上的常客,多么风光。他能去另外什么地方工作?简直不敢想象。

“看来你也很忙,是不是?”

“不,我太懒散了,再不干一点就拿不起来了。”

雾子开店的事,能村并不知情。

“资本家的儿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不,往后什么都得写一点。”

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秋叶的工作很多。他指的是写一些评论,做些踏踏实实的工作,还是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写作的数量是有限的。

只要有这个想法,工作有的是,只是不想做没有兴趣的工作。只要生活能过得去,他并不想去挣钱,因为毕竟秋叶还有些资产。至今为止,他确实是悠然自得地走过来的。

最近社会发展得很快,只有做些自己熟悉的工作,这样可以干得长久一些。

一味顺应潮流、赶时髦,很快就会厌倦的。这不仅指演员或节目主持人,是世界上共同的规律。

秋叶从三十岁着手文艺评论以来,已经过去二十年了。过去活跃在第一线,幸好没有把风头出过头。

“对我来说,自己没有才能并不感到自卑,慢悠悠地干着工作,注意不要干到厌倦为止。”

秋叶对同僚也说过这样的话,听起来似乎有点自负,其实这正是他的心声。

然而现在可不能这样夸海口了。

写完《才能论》接着写《明治人物评传论》,今春又为《东西方文明论》去采访,在欧洲时,他多少做了点构想,尚未搜集资料。

此外,还要为周刊杂志写些短评,去京都大学授课,中间还要参加会议和讲演。

当然,这些工作是挣不出钱给雾子开店的,但再不干一点,他就不踏实了。

“这样的话,你已经吃够了酱鲐鱼了。”

雾子喜欢吃酱鲐鱼,能村半开玩笑地叫雾子为酱鲐鱼。

“这是两回事,每天正忙着哩。”

“她找到工作了吗?”

秋叶发现这地方离女老板较远,便答道:

“不瞒你说,她准备开爿店。”

“以前我听你谈起过,好像是旧衣服店。”

“前几天,我陪她去找店面。”

“终于当真了。”

“在代官山住宅街,光押金要1800万日元。”

“多少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