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第3/10页)

“如果开一家装饰店或女装店就好了。”

“开一家那样的店,那太好了。”

“当然还要考虑到地点和预算。”

秋叶以前也曾考虑过让雾子开家店,那时雾子刚离开银座不久。

开家这样的店,雾子的美貌就是招牌,会吸引很多顾客上门。

实际上支配这爿店的是躲在后面的老板秋叶。

处于这个地位,去看看围着雾子转的男人们,其心情也不坏啊。

新桥、赤坂等花街的名妓老板的心情也许与此相似。

此刻的雾子,这位被自己装扮起来的女人正接受着许多男人的视线。秋叶产生一种优越感:这个女人是属于我的。

如今,秋叶不想让雾子去干酒吧或夜总会,否则让她离开银座就没有意义了。

和雾子亲近后,发现她说话多了,还富有幽默感。初次见面时,并不给人多么好的印象。要跟她熟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这样性格的女性是当不了酒吧老板的,但可以开个咖啡店、服装店或小小的餐厅。

在悠扬的音乐声中,身穿长裙的雾子从里边走出来,向顾客行礼、微笑。

地点就在六本木或青山一带,真正懂得品味的客人们悄然来临。这样高档的餐厅,不三不四的人是不会上门的。

要开这样一家餐厅,需要相当一大笔钱,根据场地大小而定,至少一两亿日元。秋叶目前的财力是办不到的。

“是不是还有不需要花很多钱的项目?”

秋叶嘴里嘟嘟囔囔,雾子似乎等着他的话,答道:

“以前我曾考虑开这么一家店……”

“什么店?你说说看。”

“Recycle[1]。”

秋叶听不懂Recycle是什么意思。

“简单地说,就是估衣店。”

“估衣店,你来干这个?”

“乍一听,或许您不能接受。近来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些过了时的穿不着的衣服,把它搜集起来,卖给需要的人。”

这么一说,Recycle的意思大体明白了。

“估衣店,听起来很别扭,每个家庭的衣橱都有一些这样的衣服。根本不是旧衣服,而且还很新。”

“那么这些衣服是不是不时髦了?”

“当然,有一些不时髦了,但也不尽然,有的太太上了点年纪,腰粗了,穿不下了等等。把这些衣服低价收购进来,转让给需要的人,起一个桥梁作用。”

“这样的店不用很宽敞的门面。”

“是的,但必须有存放衣服的房间,把其中漂亮一点的挂出来,用不着很大的店面。”

作为男子的秋叶,自然不会去注意什么Recycle,一经雾子的点拨,豁然开朗。

“这倒挺有意思,这样的店哪儿有啊?”

“多的是,原宿、涩谷有好几家,特别受年轻人欢迎。年轻人不在乎式样过时不过时,有人还以为旧式衣服样式别致。我想开一家适合我这样年龄段的Recycle Shop。”

“Recycle Shop?”

“是的,听起来舒服。”

这个突如其来的话题,雾子说起来津津有味,头头是道。

秋叶原来以为估衣店,脏兮兮的,是那些买不起新衣服的人,不得已到估衣店凑合买一件旧衣服,穿在身上不会很舒服的。

秋叶根本没想到雾子想开一家这样的店,换上Recycle Shop的名称,感觉的确不一样了。

“过去从美国弄来一大批衣服,价格特别便宜。”

“那是旧衣服吧?”雾子笑道。

记得昭和二十年(1945年,战后时期),秋叶还是少年时代,那些衣服帮了大忙。

“说是旧衣服,其实跟新的一样。”

就像雾子说的那样,一般家庭,新买的衣服只穿一回,便放进衣橱,再翻出来穿时,已经过时了。把这些衣服有效地利用起来,倒是一件好事。换句话说,Recycle Shop是生活改善的结果,是一种新兴的行业。

“这么看来,地点不应该选择在原宿或涩谷这一带。”

听了雾子的一番话,秋叶也动了心。

“不过在代官山和自由丘一带也可以,这儿不像原宿那样繁杂,有钱的太太都集中在这一带。”

原来叫作估衣店,现在叫Recycle Shop(再利用商店),以庶民阶级的需要转变成有闲夫人的闲逛地方。

“代官山离这儿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