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蜀道登天(第27/27页)
忽必烈回头看了安敏一眼,奇道:“她是我堂兄阔端的亲生女儿,是我们蒙古人,你要她做什么?”张如意简短地道:“因为我哥哥喜欢她。”
忽必烈先是一怔,随即笑道:“原来如此。”又道:“可本王答应过母后、汗兄和堂兄,要带小敏回去蒙古,妥善照顾。不如这样,就让小敏自己选择,如何?她如果选择跟你们走,本王也不算违背诺言。”张如意道:“好。”
安敏踽踽着走了过来,到张如意身边时,特意停了下来,久久凝视着她。对于她而言,张如意是这一切悲剧的始作俑者,如果不是张如意,她依然在大理跟父母兄长幸福地生活着。那样的话,她就不会遇到张珏,而是会遇到另外的男子,她也许会喜欢上对方,嫁给他,为他生儿育女。
然而真相依旧存在,她依然是阔端的女儿,只不过她不知道而已。是张如意破开了迷雾,令她家破人亡,令她找回了身世,令她遇到了张珏。
刚才有那么一刻,她以为今日张珏必死无疑,一想到爱慕的男子将要在眼前被自己的族人杀死,她就忍不住心悸。是张如意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救了张珏,也救了她。那么,她到底是该感谢她,还是该恨她?
张如意也同样以审视而困惑的目光回望着安敏。对于她而言,安敏是杀父仇人之女,偏偏又是她兄长喜欢的女子。她当日手下留情,便是看了张珏的面子。若是当时她一狠心杀了安敏,那么便再无今日之事,兄长也不会步入险境。可兄长心中势必会怨她、怪她,她到底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二女各自百感交集,时刻面临火药背心威胁的忽必烈却是等不及了,叫道:“张将军,大丈夫当断则断,你难道没有话对小敏说吗?”
张珏万万料不到会到今日这般难堪的局面,然避无可避,只得走过来,牵了安敏的手,走到一旁,转头看了一眼阔端的尸首,道:“抱歉,我实在想不到……”安敏道:“这不怪你。”张珏道:“那么你是要……”
安敏道:“我要离开你,我要回去蒙古,去做我的蒙古公主。”一时泪如雨下,细语呢喃道:“但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因为终有一天,你会成大器,你会跟当下的余相公一样,成为蜀地众望所归的英雄。当然,你成为了蒙古的劲敌,也会遭遇极大的危险,那时候,我就会来救你,来救钓鱼城。”
张珏全身发热,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紧紧握住安敏的手。她挣了一下,未能挣脱,便干脆扑入张珏怀中,含着热泪,低低絮语道:“我悄悄离开大理前,曾去问过我娘,问她为何不假装答应余相公,好先换回阿兄。她说:她永远不想成为命中注定将成为的人。当时我不明白,现下我知道了,她只是千寻,永远不想再做回汪红蓼。可是我……我却要去做命中注定将要成为的人,是为了你……为了你……”
悲莫悲兮生离别,最大的悲哀,是有希望的离别。张珏只觉得大汗出过后,身子又一点一点地凉了下来。
他们相识于梅花怒放的时节,分别于芳菲落尽的暮春。花开花谢人尽散,物是人非事事休。原来尘世中的缘分,只如一季花落,相比于天地之辽阔,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叶瓣香。而他,却依旧要把她放在心间,记在此生的回忆中,不会淡忘,不能忘却,就如同心香一瓣,早已系住生命中的那缕幽魂,再也挥之不去。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