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此意匆匆(第9/20页)

在察合台、窝阔台攻讹答剌的同时,皇长子术赤负责攻打毡的,大将阿剌黑那颜负责攻打别纳客忒、忽毡。其中,忽毡之战最为激烈。忽毡城堡修在锡尔河中间的一座岛上,河水刚好在这里分为两股,城堡高大坚固。蒙古军到达忽毡后,发现位于河中央的城堡刚好在箭的射程之外。没有船只也不习水战的蒙古人不得不开始艰难地填河,打算逐步逼近城堡。

当时忽毡守将是有花剌子模国民族英雄之称的帖木儿灭里。他造了十二艘密封的船,船上蒙上湿毡,毡上涂有厚厚的黏土,忽毡士兵躲在船中,可以通过小窗口向外射箭,但蒙古军的箭却射不透毡船,连火箭也起不了作用。帖木儿灭里不停地派这些船在夜间袭击蒙古军队,搞得蒙古军疲惫不堪。蒙古军只好采取没法子的法子,继续运土填河,费时费力。帖木儿灭里见蒙古军越来越多,城破不可避免,便率众在夜间乘船突围而去。蒙古军穷追不舍,帖木儿灭里的人马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他一个人,武器也没有了,只剩下了两支完好的箭和一支没有箭头的箭。此时,三个蒙古骑兵追到了他身后,帖木儿灭里抬手拉弓,竟然用那支无头箭射瞎了其中一个蒙古兵的眼睛。帖木儿灭里说:“我还有两支箭,你们最好退回去,以免丢了性命。”说罢扬长而去。蒙古兵一时畏惧,竟然不敢追击,帖木儿灭里由此逃脱。

很多年以后,花剌子模国早已经处在蒙古人的统治下,侥幸逃脱的帖木儿灭里十分思念故土,便返回了家乡。就在他当年守卫的忽毡城,他遇见了自己的儿子,问自己的儿子说:“如果你遇到你的父亲,你还认得他吗?”儿子说:“父亲逃走时,我还只是个吃奶的孩子,当然不认得了。但这里有个奴隶认识他。”于是把那个奴隶找来,奴隶一眼认出了帖木儿灭里,从此,英雄帖木儿灭里还活着的消息传遍四方。

但帖木儿灭里最后还是不幸被窝阔台之子合丹捕获,合丹问起过去的事情,帖木儿灭里骄傲地回答说:“大海和山岳都看见了我如何跟蒙古的英雄们交锋。星星可以证明,因为我的英勇,世界都拜倒在我的脚下。”合丹勃然大怒,一箭射死了帖木儿灭里,但其英勇抗击蒙古军的事迹却广为流传。

成吉思汗和皇四子拖雷则率主力军直逼不花剌。不花剌是中亚最重要的城市,是当时的文明和宗教中心。在蒙古军的强大攻势下,这座城市最终陷落,且被夷为平地。曾有一个不花剌人逃出,有人向他打听不花剌的战况,他惊魂未定地道:“他们到来,他们破坏,他们焚烧,他们杀戮,他们抢劫,然后他们离去。”因为形象生动地描述了蒙古人残暴杀掠的过程,一时广为流传,成为名句。

之后,蒙古军开始进攻新都撒麻耳干。苏丹摩诃末见蒙古大军节节逼近,竟然不组织有效的抵抗,主动放弃首都,放弃天险,率众逃跑。

蒙古大军进入撒麻耳干后,摧毁了城市的生命线——水利系统,这座名城由此陷入瘫痪,后遭废弃。

逃离撒麻耳干的苏丹摩诃末并没有就此脱离险境。根据成吉思汗的命令:“要像猎犬一样咬住自己的猎物不放,即使其躲入山林、海岛,也要像疾风闪电般追上去。”蒙古名将者别、速不台率军追击摩诃末。摩诃末一路逃亡,一直逃到宽田吉思海中的一座小岛上,不久听说幼子被成吉思汗杀死,嫔妃也被蒙古人霸占凌辱,又惊又气,很快生了重病。号称“世界征服者”的一代苏丹,最终悲惨地死在这里。

进攻旧都玉龙杰赤的蒙古军遭到了一定挫折,由于术赤与察合台意见不合,玉龙杰赤久攻不下。成吉思汗命令窝阔台为前线指挥,最后才攻下玉龙杰赤城。驻守旧都玉龙杰赤的秃儿罕太后先是逃入山林,后来也被迫投降了蒙古。

摩诃末之子札兰丁奉遗嘱即位,成为新一任的花剌子模国苏丹,他率领残部进行抵抗,在八鲁弯之战中一举消灭了近三万蒙古兵。但花剌子模国大势己去,札兰丁很快被蒙古军在申河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只带着四千残兵渡河逃入印度。一直到成吉思汗退兵后,札兰丁才从印度返回波斯,重新夺取波斯西部一些地区,被各地诸侯奉为君主,重建了花剌子模国,建都于桃里寺。后来窝阔台即位后,再次派军西征,逼得札兰丁无处藏身,被波斯当地居民杀死。不可一世的花剌子模国最终被蒙古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