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梅花那树(第7/16页)

张珏道:“高第是蒙古人吗?”张如意道:“不是。”

张珏这才松了口气,道:“不是蒙古人就好。”转念想到高第并不是什么口齿伶俐、机智敏捷之人,适才他只略微盘问,对方便紧张得不行,破绽百出,这样的人,如何能从蒙古兵手中救人?又问道:“蒙古人如何肯听高第的话?”

张如意道:“这自然是有缘由的。不过我只告诉哥哥一个人,哥哥绝不能泄露出去,不然只会害了高第。”张珏道:“当然。高第既然救过你,也就是我张珏的救命恩人,我感谢他还来不及,又如何会害他?”

张如意见兄长点头答应保密,这才道:“高第是高智耀的儿子。”

张珏大感意外,问道:“高智耀?是那个投降了蒙古的西夏人高智耀么?”张如意道:“是。”

张珏不悦地道:“原来高第救你,最终还是因为他的身份。你还说他不是蒙古人。”张如意道:“他本来就不是蒙古人啊,他是西夏人,与蒙古人有灭国之恨。他父亲高智耀为蒙古效力,也是逼不得已。即便他做了蒙古的大官,也从来没有出过不利于大宋的主意。”

高智耀是西夏世家子弟,为右丞相高良惠之子,在其国任签判。西夏灭亡后,隐居在贺兰山中。蒙古皇子阔端驻西夏故地时,久慕高智耀大名,曾多次派人征召,他均不肯赴召。后阔端强行征发封地所有儒生为站户。高智耀不忍心见到读书人沦为迎来送往的官奴,便主动去求见阔端,表示愿意出仕蒙古,但请求按西夏旧制免除儒生徭役。阔端终于得到了这位故西夏宰相之子的跪拜,很是欣慰,于是下令免除汉地、河西儒户一切徭役。蒙古曾在南宋淮、蜀两地俘虏了三四千名儒生,尽数作为驱口,在高智耀的请求下,阔端也全部予以释放。这件事一度轰动一时,高智耀由此赢得了天下士子的交口赞誉。张珏曾多次听州学教授刘霖谈及此事,连刘霖这样的名门子弟都对高智耀赞不绝口,只恨无缘一见,足见其名气之大。想不到张如意一趟秦州之行,竟结识高智耀之子高第,还得到了他的帮助,如何不令人惊奇?

张珏问道:“他真名是叫高第吗?”张如意道:“当然不是,他叫高睿,高第是他适才随口编造的假名。”

张珏道:“可还有旁人知道他的身份?”张如意道:“除了哥哥你,再无旁人。哥,是他一路护送我回来钓鱼城。无论如何,你都不能泄露他的身份。”张珏道:“那好,我尽快安排,送他离开宋境。”张如意摇头道:“他不会走的。”

张珏道:“为什么?高智耀虽有贤名,却是蒙古皇子阔端心腹大臣。

若是被旁人知道高睿是高智耀之子,就算他不会因此而丧命,也会被关押起来,利用他的身份大做文章。他留在这里,能有什么好处?”张如意道:“总之他不会走的。”

张珏见妹妹低下头,双手绞在一起,露出极罕见的娇羞模样来,这才恍然大悟——多半是高睿喜欢上她,不然其人何以冒着生命危险,万里迢迢来到钓鱼城?一时冷然不语。他素来果断,却遇到这等棘手之事,倒不知该如何处置才好了。

隔了好半晌,张如意才期期艾艾地道:“其实我已经催了他很多次,要他离开这里,可他就是不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张珏问道:“他目下住在哪里?”张如意道:“借住在护国寺的客房。”

张珏道:“那好,你跟高第说,等过两日得闲,我要好好跟他谈上一谈。”

张如意立即警觉起来,问道:“谈什么?”张珏道:“还能谈什么?当然是敦促他快走。他留在这里,对他、对你都没好处。”

张如意别过脸去,沉默不应。张珏心念一动,问道:“你可是喜欢他?”张如意道:“谈不上。”张珏道:“那不就是了。”

正好部将赵安进来,躬身禀报道:“属下已知会若冰娘子。刘教授人也找到了,他说他在钓鱼台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