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闯入雪密室[1](第17/23页)
这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当医生了。
而他深爱的妻子,也因此抛弃了他,拋弃了两个孩子。
关于那次医疗事故,责任本不该由史怿陀一人承担。事实上,他的上级医生本该负主要责任。可是,史怿陀却抢先站了出来。只因在他眼里,这位上级医生是他的良师益友,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为朋友为师长做一点牺牲,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更何况,在史怿陀看来,这位医生比自己更苦更可怜——妻子因车祸丧生,上有老下有小,他一个人要照顾偏瘫的父亲和未成年的孩子。和他相比,自己岂非要幸福得多?既然自己如此幸福,替朋友替师长分担一点不幸又有何妨呢?
抱着这般念头,史怿陀傻傻地站了出来。可天性单纯的他却没有意识到此次事故的严重性,更没有料到事故一发生后,他的这位“良师益友”就已开始谋划将责任全部推给自己。
等他意识到之后,一切已晚了。工作没了,妻子跑了。情感的背叛,事业的挫败,给史怿陀造成了太深的伤痛。也许直到今天,这伤依然没有完全愈合。苦守二十年不娶,岂非正是对过去情伤的逃避?偏执狂般要求儿子做一名精神科医生,岂非正是对梦想夭折的不甘?
史怿陀本想沉沦,也本该沉沦。如果善良和无私在这个世界上只能换来这般结局,他为什么不能沉沦?如果人性中美好可爱的一面已被造物主舍弃,他为什么不能舍弃自己?
可是他没有沉沦,也没有舍弃自己,只因他还有两个孩子。无论如何,他不希望他的孩子承受和他一样的痛苦。
于是,在痛定思痛之后,史怿陀带着孩子来到了一个偏僻的村庄,用他剩下的全部积蓄买下了村边一座旧楼,开辟了几块田地,一面照顾两个孩子,一面开始了晴耕雨读的生活。
他白天务农,晚上写作。
他写作,并非因为热爱,而是为了赚钱养家。只是种菜卖菜,根本不可能养活三个人。他需要一份兼职。
而他恰好拥有写作的天赋。
十年时间里,史怿陀写了很多各式各样的小说。他写过武侠,写过科幻,写过言情,但他最喜欢也最拿手的,却是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里充斥着的犯罪、暴力、阴谋诡计、人性的黑暗、人心的险恶,岂非正是史怿陀眼里的真实世界?
史怿陀的笔名叫“怿陀使”,而他小说里的主人公同样也叫“怿陀使”。怿陀使是一名侦探,同时也是一名罪犯。他热衷于解决犯罪,也热衷于制造犯罪。他拥有“名侦探”所带来的名声,也拥有“犯罪者”所带来的财富。他是一个霸道的人,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在他眼中,没有善恶,只有他想得到的东西以及如何才能得到这些东西的方法。他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很可恶,比任何人都可恶,但他却又很成功,比任何人都要成功。
如果你恰好是一个熟悉史怿陀的人,又恰好认真地读过他写的小说,那么你就会发现,史怿陀和“怿陀使”,恰好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
史怿陀可爱,怿陀使可恶;史怿陀谦让,怿陀使霸道;史怿陀善良无私,怿陀使凶残自利;史怿陀考虑别人胜过自己,怿陀使心中却只装着自己。
史怿陀本人对于这个他自己创造的人物,究竟抱着怎样的情感呢?是厌恶,还是羡慕?是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那样的人,还是说,这才是他本我的写照?
不管他自己如何看待,“怿陀使”却已在不知不觉中为大众所喜欢。而十年后,他获得“棺材奖”,“怿陀使”也成为了小说界最有分量的名字。
史怿陀的人生是失败的,但“怿陀使”却成功了。
结果是,史怿陀开始想要成为“怿陀使”,想要让那个蛰伏在灵魂最深处的“怿陀使”的人格苏醒。
只有这样,他才不会失败,不会失去,不会让自己受伤,不会让自己深爱的人受苦。
可恶的命运,岂非正需要可恶的人格来对抗?
于是,史怿陀死了,一个现实中的“怿陀使”出现了。于是,可爱变成了可恶,失败变成了成功,不幸变成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