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岁月之壁(第3/5页)
之后,藤村说了一些拜托罗丝协助调查之类的话,还说警方最期待的线索是鲁桑太太的外甥,他是鲁桑太太的财产继承人,去年年底到美国去了,尚未回东京。
送走藤村,罗丝给祥顺寺打了个电话,准备把情况告诉中垣。
“中垣到京都去了。听说也没什么事,只是去散散心。”听筒里传出的声音虽然很粗,但是十分清晰。
中垣去了京都。
他到京都去,并非对驹桥和子念念不忘。自从那次在善光寺黑暗的戒坛下和罗丝拥吻之后,和子的面容就已经从他脑海中消失了。
他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的是罗丝的母亲,那个为了照顾身患重病的爱人而与生活抗争的女人。
不知不觉,中垣走到了曾经和驹桥和子一起散步的路上,或许是习惯使然吧。
四条乌丸上有一家小古董店。之前走过那里,中垣从来都不会回头多看那家店一眼,而今天,他却驻足在店门前。他想起罗丝的母亲曾经在京都一家名为下村商会的古玩店里任过职。
他走进店里,看着那些佛像、花瓶和古董壶罐。
“您要点什么?”
“嗯,我就随便看看。”中垣回答说,“真是令人怀念呢……以前,我父亲也经常收集这些东西呢。”
“是吗?他收集的古董多吗?”
“呵呵,数量倒是不少,不过估计值不了几个钱……小时候,我父亲经常带着我,在京都的古董店里四处逛……不过那都是战前的事了。”
“是吗?”或许店主看出了这位客人并不是诚心想买,所以转过身去面对书桌,开始翻阅账本。
“我记得当时似乎有个名为下村商会的古玩店。”中垣故意提高声音,想让对方听见。
“哦,您说下村家啊?”店主的目光从账本上挪开,“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那家店如今已经不在了吧?”
“战时他们家关门了。真是可惜了,很大的店面呢。”
“记得当时他们店里还有不少人帮忙呢……”中垣试探着说道。
“嗯,他们家赚了不少钱,不过战后又重新开张了。”
“重开的店面在哪儿呢?”
“八坂路。当年的下村如今已经分作了两家店,其中的一家由当年下村的掌柜负责,叫做文华堂,还做着古董生意。”
八坂路的文华堂很好找。
店员比中垣还年轻,自然打听不到什么。里屋的账房里,坐着一个五十多岁、看似老板娘的妇人。
账房旁边,放着一排笔筒。
中垣买了一个价值两千日元的笔筒。
“画素描时很方便。”中垣一边付钱一边说道。
“最近不少画西洋画的人会来买这东西。您也是位画家吧?”账房里的老板娘和气地问道。
“呵呵,只能算是个见习画家吧……对了,我小时候,家里人曾经带我来过这里。当时这里应该有个叫作下村商会的古董店吧?”
“就是这里。”
听了老板娘的话,中垣环视了一圈。
“呵呵……”老板娘笑着拍了拍桌面,“您是不是觉得店里变窄了?其实这里只有当年下村商会的一半大小。真亏您还记得下村商会呢。”
“嗯,其实当时我还小,基本上不记得了。我是因为前些日子在东京遇到了一个曾经在下村商会上过班的人,这才想起来的。”
“哦?曾经在下村干过?是哪位啊?我们夫妻俩在下村商会做了很多年,您要是能说出名字来,说不定我们还记得呢。”
“嗯……哦,那女的好像叫加藤。”
“加藤?哦,您说的是光子啊。”
“对,好像就叫加藤光子。”
“她原来姓柏井,后来和附近的公司职员结了婚,就从下村辞职了……她丈夫姓加藤……光子她还好吧?”
“嗯,挺好的。”
“在下村商会上班的时候,她的身子骨就弱……她结婚之后,我们一直替她担心呢……她丈夫是东京的,听说后来她也搬过去了。”
“她说,以前一位叫立花的人很照顾她。那个立花好像也在下村商会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