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霞光之中(第8/9页)

标题的旁边,刊登着一位头发花白、骨瘦如柴的老人的照片。

该报道中说——

今村敬介氏(五十八岁)曾于京都大学经济学部求学。虽然长年卧病在床,却在住院期间熟读《万叶集》。为了将这部名著译成法语,历经二十五年,终于夙愿得偿。该书将于近期出版……

“厉害吧?花费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坚持不懈……换做别人的话,根本就做不到。他能够做到,也是多亏了久子干妈背后对他的援助。”伏见宽子说道。

按她说的话,所有的事都是她这位“久子干妈”的功劳。

“花费了如此漫长的岁月,终于完成了这部译作。毕竟一直在住院,除此之外,也没什么其他的事情可做了……”

报道中登载了今村敬介的谈话。言辞虽然颇为谦虚,却丝毫没有提起伏见宽子所说的吉尔莫亚太太这个支援者。

“吉尔莫亚太太已经死了二十二年了啊。”中垣说道。

伏见宽子说今村敬介多亏了吉尔莫亚太太的援助,那么如果这篇报道是在两年前刊登的,算起来,吉尔莫亚太太也只照顾了他五年时间。

“我说的是精神支持。”

她提到“精神”这两个字时,语气中好像有一种反抗。

“哦……”中垣赶忙表示赞同。说实话,他想尽快结束这番谈话。

“那个,请问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呢?”伏见宽子问道。

“嗯,我家是座寺庙……我如今还在学习当中,刚从印度回来……”

“哎?您到印度去做研究了?”对方夸张地挑起眉毛,嘬起了嘴。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她在演戏,但她自己却似乎毫无觉察。

整天沉浸在梦中的人,时常都会分不清现实与梦境,也区分不出真实与虚伪。

中垣挠了挠头道:“也算不上研究,不过只是漫无目的地在印度晃了一圈罢了。”

“可是,您既然不辞劳苦远赴印度,想必心中也已下了很大的决心吧?”

“决心?嗯,去的时候确实还是下了很大决心的……”

“请您把这份决心坚持下去,千万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把全部的精力,专注到一件事情上去,就像今村先生那样。这样的话,迟早能成大器。”

伏见宽子出于对吉尔莫亚太太的崇拜,爱屋及乌,甚至把今村敬介也理想化,如今强加到了中垣的身上。

中垣不禁打了个寒战。

伏见宽子的眼眶湿润了起来:“您现在住在哪里?”

就连她的声音里,也带着一种奇怪的湿气。

“须磨的祥顺寺……我准备在朋友那里盘桓几日,之后再回信州的寺庙去。”中垣小心翼翼地回答。

“信州……好地方啊。三年前,我曾经去过一次。秋日的信浓路……真是美极了。当时,我还作了一首短歌呢。”

伏见宽子闭上双眼,似乎回忆起了三年前秋天的信浓路。过了一会儿,她抑扬顿挫地吟诵起了那首短歌——

信浓路上绿光现

杏树成林

回首,回首

列车匆匆

“怎么样?”伏见宽子睁开眼睛,但她的瞳孔却依旧沉浸在梦幻之中。

“我不太明白……”中垣耸了耸肩,回答说。

“尽管已是秋日,信浓路上却依旧一片苍翠。”伏见宽子开始解说道,“那绿色,闪烁着光芒。虽然不知道那到底是什么树,但那附近不正是苹果、杏子和核桃的产地吗?那里看起来就像是一片果园,所以我就假设是杏树了。那感觉可真好……”

不知道树名,就因为感觉好而把那些树说成是杏树——这倒挺符合她的风格。

估计吉尔莫亚太太也是因为“感觉不错”,才会被她挂上五颜六色的装饰品的吧。

中垣觉得,或许一开始就不该向这位妇人打听。她简直没完没了,可她说的话却空洞无物,反而会让人迷失在她的话语中而忘了自己想要打听的事情。

中垣想,能打听到了罗丝母亲昔日的恋人,自己已经很满足了。他再次瞟了一眼那篇剪贴下来的新闻报道。

据报道说,今村敬介为了翻译《万叶集》,独自一人搬到了奈良市油坂的公寓里。如今翻译已经完成,今村本人表示打算回到故乡广岛县去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