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4/23页)
他第一次从欧洲回来时,是用家中那辆由两匹泛着金光的枣红马拉的四轮马车代步。后来车坏了,他便改用一辆单匹马拉的敞篷车。后来,马车开始从世界上消失,城中也仅剩下几辆以供游客观光或在葬礼上运送花圈,他却仍旧带着某种对时尚的轻蔑,继续使用这辆马车。尽管拒绝退休,但他心里很清楚,现在人们只在基本上已无力回天的情况下才请他前往,不过他认为这也是一种专业的体现。只需看一眼病人的气色,他便知道病情如何。他越来越不相信特效药,而眼瞅着外科手术得到推广,他感到非常不安。他常说:“手术刀是药物无效的最有力证明。”他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所有药物都具有毒性,而百分之七十的日常食物也会加速死亡。“事实上,”他常在课堂上说:“只有少数医生真正了解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他从年轻时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他自己所谓的宿命论的人道主义者:“每个人都是自己死亡的主宰者,时间一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没有恐惧和痛苦地死去。”尽管拥有这些极端思想(它们甚至都已成为当地民间医学传说的一部分了),但他昔日的学生即便已经开了自己的诊所,也还是会来向他请教,因为他们视他为当时人们所谓的那种具有“诊断慧眼”的人。总而言之,他一直是位收费昂贵、出类拔萃的医生,病人都集中在总督区的名门望族。
他每天的工作井井有条,所以在下午出诊期间,如果出现什么紧急事件,他的妻子向来知道该往哪儿给他捎口信。年轻时,他回家前总会在教区咖啡馆逗留一会儿,他的象棋技艺就是在那里同岳父的狐朋狗友以及几个加勒比流亡者一起精进的。但从新世纪伊始,他便不再去教区咖啡馆了,而是试图组织由社交俱乐部赞助的全国性比赛。而正是在这个时期,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来了,那时他双膝已经坏死,还不是儿童摄影师,但不到三个月时间,所有只要会在棋盘上摆弄个一兵半卒的人全都认识了他,因为根本没人能下赢他一盘棋。对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来说,这是一次奇迹般的相识,因为那时的他已无法自拔地迷上了象棋,而能使他满意的对手却没有几个了。
多亏了医生,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才成为这里的一员。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成了他无条件的保护人和一切事务的担保者,甚至都没去调查一下他是个怎样的人,以前是做什么的,究竟在怎样一场不名誉的战争中流落成这副残废而茫然的模样。最后,医生借钱给他开了一家照相馆,而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自从为第一个被镁光灯的闪光吓了一跳的孩子拍照以来,像编制绳索般严谨地还清了最后一分钱。
这一切都是因为象棋。起初,他们从晚餐后的七点钟开始下,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的棋艺明显更胜一筹,所以他合理地让给医生几步。但让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步不让。后来,加利略·达孔特开了第一家电影院,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成了那里最准时的观众之一,二人的对弈便被挤到没有电影首映的夜晚。那时,他已成为医生的挚友,医生甚至心甘情愿地陪他去看电影。但医生从不带妻子,一方面是因为妻子没有耐心跟随复杂的情节线索,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仅凭敏锐的嗅觉,便能感觉到对于其他任何人来说,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都绝非一个好伙伴。
唯一与平时安排不同的是星期日。他会到教堂去望大弥撒,然后回家,一整天都在院子的露台上休息、读书。若非极端紧急的情况,安息日他很少出诊,而且从很多年前起,除非迫不得已,他也不再在安息日参加社交活动。但在这个圣神降临节,出于意外巧合,两件罕有的事赶在了一起:朋友之死和得意门生从医二十五周年纪念。然而,他并没有像自己预计的那样,签署完赫雷米亚·德圣阿莫尔的死亡证明后就直接回家,而是听任了好奇心的驱使。
一上马车,他便迫不及待地又看了一遍那封遗书。接着,他命令车夫带他前往奴隶老区的一个偏僻地址。这个决定与他平日里的习惯迥然不同,以至于车夫不得不确认自己是否听错了。确实没错:地址很清楚,而且,写下这个地址的人有充足的理由对它再熟悉不过了。乌尔比诺医生又翻回到遗书的第一页,再次沉浸在信中披露的那段不堪回首的秘密往事之中。倘若他能让自己相信,这些并非一个将死之人的胡言乱语,那么,尽管到了这把年纪,生活也还是有可能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