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狂攻刘总寨(第5/12页)

  龙案上摊开的奏折有十几份,很整齐,是柴荣亲自一份份排放好的。从昨天晚上到现在这些奏折他已经仔细阅读过好几遍了,但每读一遍便多出一份忧虑,一份焦急。

  这些折子大部分是关于市场粮盐价格飞涨和军中因粮饷短缺的事情,除此之外还有新呈上的北汉、辽国在边界挑衅的军报。应该是那两国已经获知大周现在的困境,所以再次蠢蠢欲动想乘人之危。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这两条虫子还没死。

  除此之外还有渭南道传来的疫报,说发现一种在牲畜间快速传播的奇怪的疫病,病因无从查出,且病发之后无药可治。现虽然大量屠杀得病牲畜并掩埋,却只能暂缓传播速度。为了不加剧粮盐紧缺的恐慌,此疫情一直封闭。但封闭之举不可能长久,而且牲畜畜牧关系到工部、户部、兵部多个方面,所以拜请朝廷尽快拿出处置主张。

  龙案前站以范质为首的一众大臣,这些人已经以低头弓背的姿势站了很久很久,体质差些的已经腰背酸痛、双腿发抖、头冒冷汗了。但即便如此仍一个个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稍有不慎惊动了龙案后的“石雕”。因为这“石雕”随时都会变成一条怒龙,一条会喷火的怒龙。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石雕”终于长长地叹出口气。这让下面那一帮已经快站不住的人偷偷松了口气,因为叹气毕竟是要好过喷火的。

  “赵点检到现在还未能回京?”柴荣轻声问道。

  范质赶紧回道:“还未曾,不过我已经吩咐过外城守护营和长亭驿站。一旦发现赵大人到了,哪怕是半夜,也立刻让他直接入宫觐见皇上。”

  世宗点点头,范质做得不可谓不周到,他这已经相当于是让人在东京城外十几里的地方等候着,就差派人往赵匡胤可能回来的方向迎过去了。

  “金龙御牌发出已经有些时日了,赵点检莫非路上遇到什么异常情况了。”柴世宗既像是在自语,又像是在和范质商议。

  “我也觉得奇怪。之前听说九重将军是在江都一带囤粮,那金龙御牌送到江都的时间,再加上赵点检回京的时间,赶得快的话早在一个月之前就该到了。莫非是在江都未曾找到九重将军,或者是回京路上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了?”范质回道。

  柴荣又轻叹一口气,现在不管赵匡胤发生了什么都无所谓了,他只是觉得蹊跷才多此一问的。目前的情形已经不能再等了,真的不能再等了。

  “各地佛寺的监控情况如何?”柴荣又问。

  兵部卫戎戍道指挥使李重进赶紧近前一步:“皇上,那些寺庙僧院可能已经听到什么风声。虽然兵部已经发信各州县驻军监视属地范围内的寺庙僧院,却苦于无任何理由阻止他们继续转移财务。”

  “不能静心研佛,搜听凡世途说,但有涉财物之事便尽心维护、不舍分厘。我看他们并非什么真正侍佛之人,只是借佛之名敛取财物。如此这般还不如借机断了此道,免得天下人久被欺薄。”柴荣说话时轻轻拍了下龙案,虽然声音不大,却是吓得一帮大臣打个哆嗦。

  “皇上的意思是……”李重进欲问又止。

  柴荣没有说话,又是沉默许久,目光也重新回到那些奏折上。而众大臣也只得再次配合这样的静默,强自坚持着自己疲惫、忐忑的状态。

  不过这一次的静默很快就被打破了,柴荣只凝固了一小会儿便断然站起身来,同时龙袍袍袖一挥,将龙案上摊开排摆的那些奏折全扫落地上,然后面色凝重、目光坚定地吐出几个字来。虽然只几个字,虽然是用平静的口吻说出,但众大臣听来便如晨钟震聧。

  “拟旨,灭佛取财。”

  急离蜀

  萧俨从申道人那里获悉字画所含的重大内情之后一直心惊肉跳,心中再无一刻能安稳下来。他想得很多也很乱,首先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真相必须尽早告知皇上或韩熙载,让他们加以防范,以免心存叵测者再用类似手段或其他手段暗下杀手。但是这个秘密又不能让太多人知晓,万一此事泄露出去被背后操纵者知晓,那么能否将真相传回就很难说了。所以传递的方法必须可靠,而且最好是由自己亲自回去汇报,这样一则是稳妥详尽,再则可以全数算作自己的功劳。不过这样重大的真相他又不敢独藏于胸,万一出现什么意外,这个真相就有可能再次成为不解之谜。而心存叵测者便无法阻止,再有什么毒计恶招就很有可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