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握虹拂雰第二十节 雁字来(第2/6页)



第二日一早,便有被大火逼出镇子而幸存性命的藏民回来挖掘寻找自己亲人邻朋,只寻到十几具破损不堪的尸首。而碎肉、断肢、血水却是处处可见。于是哭号呼唤声连绵不绝,此悲戚音情数日未绝。

找寻人群中除了当地藏民,还有些服饰奇异的中原人,这些人只是草草巡查了半日便有序离开。

半月之后,与碎石一同滚落的冰雪尽数融化,冰雪水流积,在碎石的凹处形成一个堰湖。沿湖边还出现了几处泉眼,由中间断涌出温热泉水,水汽蒸腾飘漾在碧蓝堰湖之上,犹如仙境相仿。

《藏地理正志》有记:“藏历秋盛天阳日,西僻峡谷有山冰崩石流,掩一处大镇。民、牲死伤不可计。峡被石塞成堰湖,有温泉数眼时现。”

《百年藏佛通记》中有:“……金顶寺未入佛宗,金顶活佛,无入僧册正记。其虽至通佛理,却无与人论。山倒,寺与僧同灭。”

藏民中则流传,天梯山下金顶寺以佛名敛财,遭天谴佛灭,以山掩灭。

此后藏地再无天梯山之名,也无从考证金顶寺的存在与否。崩塌的峡谷处被人俗称为“烂裤裆”。后有人在此处石块中发现管柱状金属物,无法辨认其由来。央视有关专栏还对此做过报道。其实这中石中的管柱形金属,可能是墨家人在建宝构时采用的钻石浇铸法,在山体上钻细长深孔然后灌注溶解的金属,冷凝后可为宝构基础立根之用。山体崩塌后,便嵌在单个石块中结为一体。

至于这一日中发生的这种种事情却从未有人说起。至于这天梯山因何而崩,更无人知道。因为知道真相的人都不会说,还有死去的人也不会说。

正所谓:灵犀感天知,沥血履命职。

宝镇凶山碎,生死谁能持。

又是一个临近冬季的深秋之日,但在海南地界却是感觉不到什么寒冷之意。和鲁一弃同在海上探险历难的鲨口,自通州与鲁一弃分手,至今已经有大半年时间了。而此时他正站在这极南之地的一块礁石之上,脚下是碧蓝碧蓝的海水,能够一眼看清水下的珊瑚和游鱼。而此时水下除了珊瑚和游鱼外还有人,像鱼一样游动的人。

鲨口虽然站在水边,却没有看水下。因为只要从水面上波浪的起伏和荡漾上他就已经能够判断出下面的战况如何。水下的搏杀会在短时间中结束,虽然是一对三的对决,但获胜的一方肯定是那一个。

在鲨口所立的礁石不远处,是一块更大的礁石.这礁石的形状很是特别,像是个露出水面的屋顶。另一个方向更远处是个不大的岛屿,岛屿周围是一片鱼排,那是旦族聚居的一处场所,也是鲨口家的所在。此时,正有几艘很小的木船由鱼排处朝这边驶来。

鲨口朝摇过来的小船挥了挥手,那些船便停止了前行,停在波面上,任凭浪推波涌,像是几片树叶那样起伏荡漾着。

也就在此瞬间,鲨口脚下的水面上突然闪出几条杂乱的尖锐波纹,随即又有几个小旋子显出水面。鲨口知道下面的战斗快结束了。斗鲨刀的路数已经彻底乱了,破贝刀已经开始了最终的绞杀。

果不其然,也就眨巴几下眼睛的工夫,下面就有血红的水花翻着泡、泛着沫涌上水面,把这处洁净透明的水域全模糊了。血红的水花还未曾完全静止之际,一个秀美婀娜的身影从翻腾着的血花中跃出,就像条豚鱼相仿。跃出水面的身影在空中漂亮地扭拧了几下,那身形竟然便凭空平移一段,最终轻巧地落在鲨口身后。上来的是个年轻的姑娘,穿着紧身水靠。不但身材婀娜,面容也是娇美秀丽。唯一不足的就是皮肤很是黝黑。但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她怎么都不像是刚刚在水底一人搏杀了三个水下高手的。

“都解决了?”鲨口问道。

“都解决了。”水中跃出的姑娘不但长得漂亮,声音还悦耳动听。

“招式上看得出是那路吗?”鲨口又问。

“和前几次不同,这次路数像是北水面的。”

鲨口不再说话,而是转头看着身后那座像屋顶的更大礁石,面色很是凝重。

“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五趟了。你没回来时有过两路人手来探过。交手后看出都是本地南水面的‘潜网堂’人马。后来两路你都知道的,应该是东水面的福蛮子(福建地带的人)和江浙一带淡水面的窄漂儿(江河中的弄水高手)。这次从水下招式和换气法子上看,该是渤弯子(渤海湾)那块儿的什么帮派。”姑娘一边说,一边清理着面庞和发梢上的水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