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翠林庵(第3/4页)



我点头道:“不错。我此行是为了向师太打听一件往事。”

慧清微微一笑:“不管所为何事。既然来到了翠林庵,那便是有缘人。请施主到偏厅一坐。”

于是我便跟着慧清师太往左手偏厅走去。阿锤也想跟着我们,但那黄狗一见他迈步,立刻又恶狠狠地吠叫起来。阿锤只好收脚骂道:“嘿,你个小畜生!还没完了!”

我转头对阿锤说:“算了,你就在外头等我吧。”

阿锤无奈向院外退去,一边走一边嘀咕着:“真是个势利的畜生。呸,狗眼看人低!”

慧清看阿锤走远了,对我笑道:“这狗并不势利。只是在本庵得久了,已然有了佛性。这来客的善恶,它一望便知。它肯对你友好,说明施主必是心善之人。”

“哦?”我饶有兴趣地问道,“这狗在庵里有多少年头了?”

“得有十七八年了吧?算起来比贫尼的资格都老呢!当年来到本庵的时候,它才刚刚断奶,如今却是个垂暮老人了。”慧清看着那黄狗感慨道——从狗的寿命来看,它的确已是老人。

我又问:“师太在这里多少年了?”

“我是十五年前出家的。”说话间我们已进了偏房,这里看起来是个会客室,摆着两张木椅和一方简陋的茶几。慧清指着椅子招呼道:“施主请坐,我去沏杯茶来。”

我忙摇手说:“不用不用,我说几句话就走,不多叨扰。”

慧清点点头:“既然这样,那我就不献丑了——敝庵寒微,也没有什么好茶。”

我们各自落座,我又寒暄着说:“这里香火还兴旺吧?”

“小地方,又是山高路险的,平时少有人来。我三五日的下山一趟,在山下镇子里化化缘,勉强能维持佛祖的供奉。”慧清这番答完,话锋一转问道,“施主此行所为何事?”

我“嗯”地一声,切入正题:“既然师太十五年前就出家了,那应该知道这座尼姑庵里曾经住过一个小女孩?”

慧清立刻回道:“施主说的是楚云吧?她是我师父明辛师太收养的弃婴,曾在本庵生活多年。后来尊师仙逝,这孩子便回到了自己的本家。她的本家就在山对面的峰安镇。听说前两年她入嫁峰安的凌府,那是当地响当当的大户。”

我点头道:“我们正是从峰安而来。”

“哦?”慧清显得有些意外,随即她又问道,“那孩子现在过得可好?”

“这个……”我沉吟了一会,说:“她得了奇怪的病,我这次来就是想找找她的病根。”

慧清显出关切的神色:“什么病?”

“这病叫做‘精神分裂症’,具体说来,就是她经常会觉得自己是另外一个人……”

我刚刚说到这里,慧清便打断我道:“我明白了。”

“你明白了?”

“对,而且你今天算来对了——我知道她这病的病根在哪儿。”

“是吗?”我忙凑过身去,“烦请师太指点。”

慧清道:“那孩子是被拍洋片的摄了魂儿。”

这拍洋片是老年间人们对照相的俗称,以前人们迷信,的确有照相会摄魂这样的说法。不过楚云的怪病怎么又和照相扯上了关系?我带着困惑追问:“拍洋片的?这是怎么回事?”

慧清便回忆着说道:“有一年快过春节的当儿,我师父带着小楚云去县城里赶集。也不知道她怎么想的,竟然在县城里给楚云拍了张洋片带回来。这小孩的魂魄本来就弱,哪能拍洋片呢?小楚云从那之后就慢慢地失了魂儿,她先是一整天一整天地捧着那洋片看,后来有天便像你说的那样:她觉得自己是另外一个人了。”

“她具体是怎样的表现,你能讲讲么?”

慧清点点头:“这事我记得深着呢。那是一个傍晚,那天小楚云又捧着洋片在院子里看。我把晚斋做好了,便去叫她。当时我喊了她的小名:云云。那孩子抬起头来看了我一会,突然说:我不是云云。我还以为她在跟我闹着玩呢,便笑着问她:你不是云云,那你是谁?结果她真的说了一个名字,那名字我从来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