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希特勒秘闻(第17/21页)
在希姆莱的故事中更是明确地指出,在印度海域登陆的雅利安神族,最终的落脚点在今天的西藏和印度,也就是喜马拉雅山脉附近,还有种解释说是因为经历了一次岛屿沉没,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所以选择了世界最高的高原。另外,希姆莱还提出,曾轰动一时的极北之地,正是今天的喜马拉雅山脉,他说极北之地其实指的不是极地的北方,而是指被冰雪所覆盖,极寒之地。
最后方新教授指出:“正是基于东方之珠和希姆莱的故事等种种论调,希特勒才会于1938年同意希姆莱遣塞弗尔考察队前往西藏,寻找雅利安人的祖先。”同时,方新教授提出许多疑问诸如“希姆莱文学修养并不高,但雅利安人与西藏的故事同当时德国盛行的论调前后承接,逻辑清晰,让不明真相的人极易产生认同感,是由谁编造出来的?”“德军两次前往西藏资料的真实性?”旁边注解“德军资料战后由苏美分别保管,部分秘密资料需2045年后解禁,或者终身保密。据官方资料透露,德军第一次前往西藏搜集的大部分资料,于1945年毁于一场大火,真实性待查。”
介绍完希特勒,后面的资料又提及希姆莱和戈林等几位纳粹高官,他们都信奉超自然力量,希姆莱热衷于各种魔法试验,而戈林则对占星术痴迷狂热,卓木强巴看着好笑,没想到整个二战竟然是被这样一群人推动着,或许这就叫臭味相投吧。
三天后,卓木强巴尚无法起身,看着方新教授传过来的大批资料,想想这些都是教授数个月来的辛苦成果,而自己这几个月又在做些什么呢?他不免有些悻悻然。坐在床头的敏敏看在眼里,岂有不知,她爱怜地将卓木强巴的头放在自己胸口,柔声道:“怎么了,还在想那些不愉快的事吗?”
卓木强巴苦笑道:“说来真是惭愧,我竟然还不如你,在大家都没有放弃的时候,我居然生出了诀别的念头,我……”
唐敏的手指压在卓木强巴的唇上,低声道:“不,在我眼里,你是最坚强的男人,都怪我太任性,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没在你身边,我都无法想象,那些辛苦,你是怎么熬下来的。在我看来,一个男人受伤流血不吭声,那不算什么,可是当他在被人冤枉,被老幼妇孺所辱骂,甚至欺凌的时候,默默地承受下来,承担起一份本不属于他的责任,这才是坚忍不拔的,这才是你,卓木强巴。还好,那些事情都过去了……”她看着卓木强巴沧桑的目光,紧紧搂住了他的脖子,轻轻道:“给你说个故事吧。”
“嗯?”卓木强巴贴在唐敏柔软的胸口,心中竟然升起一种未有的安全感,就好像回到童年。
唐敏道:“大黄蜂你知道吧?它们的体形比蜜蜂大多了,但它们的翅膀很小,而且胸腹比例极不协调。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分析,不管怎么假设和做实验,那大黄蜂都是不可能飞起来的,但事实上,大黄蜂却能很平稳的飞行。对于这一无法解释的现象,科学家们万般无奈,最后只能做出这样的回答——那是因为它们想飞,所以,就飞起来了。”
唐敏柔美清甜的声音,就像每晚在床头给孩子讲故事的母亲,卓木强巴不由笑了,心中那一丝怅然终于烟消云散,心情如窗外那抹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你这个故事和我们那里的一句谚语很像。”卓木强巴道:“在我们那里说,飞得最高的鹰,靠的不是它的翅膀,而是它的意志。谢谢你,我一直都不知道,原来我的敏敏还会说故事呢。”
唐敏眼色一黯,喃喃道:“这是以前,我哥哥说的故事。”卓木强巴心中一沉,正打算安慰两句,敏敏突然道:“呀!我还要去给你拿药呢,我先出去一下,乖乖的哦。”
敏敏刚出门,病房里就来了位不速之客,矮矮胖胖,一张圆脸堆满和蔼的笑容,拎了一篮子水果,卓木强巴以为是走错了房间的。
不料,那胖子微笑道:“卓木强巴先生,你好,还记得我吗?一个月前我们见过一面,当时是我的不对,我不知道你的境遇,竟然是如此的让人同情,唉,也怪我做事太莽撞,在那种时候找到你,无怪你会责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