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5/7页)
“亲爱的威尔基,我的意思是那里发生了人吃人事件。”
“人吃人!”我开始怀疑火车事故害狄更斯精神失常。坦白说,听他叙述事故经过时,我确实高度怀疑这个“祖德”是不是真的长成那样,或者到底有没有这个人存在。那个人似乎更像奇情小说里的人物,不像会出现在福克斯通开往伦敦的火车上的真实人类。可是当时我认为狄更斯是因为受到惊吓一时迷惘,所以产生幻觉,就跟他声音变调一样。可是如果狄更斯竟然幻想“人吃人”,那么很有可能他在事故中失去的不只声音,还有理性。
他又笑了。他眼里有一股专注,正是那种会让那些第一次跟他交谈的人误以为他能看穿他们心思的神情。“不,亲爱的威尔基,我真的没有疯。”他轻声说道,“祖德先生跟你我一样都是血肉之躯,而且他甚至比我刚刚描述的更诡异,是一种说不上来的古怪。如果他是我为了写小说构想出来的人物,我不会把他描述成我在真实世界遇见的人,因为他太怪异、太有威胁性、外表太异于常人,不像虚构的人物。可是你也很清楚,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类幽灵般的形体存在,任何人都可能在街上跟他们擦身而过,夜晚走在白教堂区或伦敦其他地区,也有可能看见他们。而且他们的故事通常比区区小说家所能构思的更为离奇。”
这回换我忍俊不禁。几乎没有人听过这位天下无双先生把自己说成“区区小说家”,而且我很确定他刚刚指的不是他自己。他说的是别的“区区小说家”。也许是我。我问他:“那么,查尔斯,你觉得我们该从哪里着手找他?还有,等我们找到他,又要怎么做?”
“你记得我们一起去调查鬼屋那件事吗?”狄更斯问。
我记得。几年前狄更斯办《家常话》杂志时跟出版商吵了一架,于是改办新杂志《一年四季》,还跟几个灵魂论者展开激烈论战。19世纪50年代人们狂热地追逐招魂术、降神会、催眠术以及其他各种对无形能量的迷恋,其中有一些狄更斯不但坚信不已,而且积极实践。尽管狄更斯如此相信并依赖催眠术(又称动物磁力说),尽管我知道他其实很迷信(比如他真的相信星期五是他的幸运日),然而,身为他那份新杂志的总编辑,他竟然跟好几个灵魂论者争辩。其中有个跟他不对盘的灵魂学家威廉·豪伊特以伦敦郊区切森特的鬼屋为例证明自己的论点,狄更斯马上决定我们大家,也就是《一年四季》的编辑群和主任们,应该组织探险队前去查个水落石出。
我跟威尔斯搭篷车先出发,狄更斯和杂志撰稿人约翰·霍林斯黑德一起步行二十五公里到那个村庄。寻找过程并不顺利,幸好狄更斯让我和威尔斯带了鲜鱼大餐(他不信任当地料理)。最后我们在传说中的闹鬼庄园上找到一栋房子,花了大半天时间向邻居、附近商店店主打听,连路人都没放过。最后我们判定,豪伊特所谓的“鬼魂”只是几只老鼠和一个喜欢在三更半夜烹煮兔肉、名叫法兰克的仆人。
那次行动里狄更斯表现得还算英勇,毕竟那是在大白天,还有三个大男人给他壮胆。我听说他在另一次寻鬼行动里带了几个男仆和一把填装了弹药的猎枪。那次是在黑夜,他们在盖德山庄附近探索一处闹鬼传闻甚嚣尘上的古迹。狄更斯的幺子普洛恩说当时他爸爸胆战心惊,还警告大家:“……如果哪个脖子上有颗脑袋的人敢恶作剧,我会把那颗脑袋轰掉。”后来他们果真听见恐怖的啼哭声和呜咽声,“很吓人的声音,是人声,却又不是一般人的声音”。
结果那是一只患了气喘的绵羊。狄更斯很自制,没轰掉它的头。回家以后他招待大家喝兑水朗姆酒,仆人和小孩都有份。
“当时我们知道鬼屋在哪里,”这个6月天我在狄更斯的阴暗书房里提醒他,“我们要怎么找祖德先生?查尔斯,我们上哪儿找去?”
狄更斯的表情和坐姿突然变了。他的脸似乎拉长了,也变皱了,而且更加苍白。他瞪大眼睛,看起来像没有眼皮,眼白在灯光里烨烨闪烁。他的身体变成驼背老人,变成形迹诡异的掘墓工人,或秃鹫。他的嗓音仍然沙哑,却变得高亢尖细,而且带着嘶嘶声。他那修长的苍白手指像个黑暗魔法师似的往空中一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