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轻生少女(第4/7页)
张弛自知理亏,无言以对。
“你这孩子别人说你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从来都说你好,为什么?因为我看出你这孩子对工作有天赋、有责任心、不看重名利,和我年轻时一模一样。但师傅不想你走我的老路,人适当的时候,还是需要在乎别人的眼光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逃不开别人对你的评价,这评价有时候是无中生有,有时候就是添油加醋。你越不在乎名利,专业越是出色,别人对你的关注就越高,这样你的职业风险就越大。你说,你不自我保护,怎么发展自我?好的生态环境都没了,甚至连起码的机会和资质都没有,你发展什么自我?”
张弛点头,感激里夹杂着羞愧:“谢谢师傅指点,我明白了。这样的结果不是我想要的。”
“你还不够明白,这也正常。照理说,我应该安慰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复习,可是别人都过了你没过,安慰有用吗?这样的结果你应该想到,因为你并没有付出多少努力。”
“下次我会重视考试的。”张弛摇着头说,“刚才看到成绩,我也胸闷了一下,完全没想到这样的结果。您说得对,我是对自己预期过高了,不付出没收获本来就是正常的。”
“我还没说完,第三件事,我本来也不想说,怕打击你积极性。”
“您请说,我心理素质还行。”张弛乐呵呵地说。
“你这孩子啊,有时候还真是没心没肺。”顾志昌朝他招招手,示意他上前来,翻出一个文件夹,打开来问他,“这是你前几次案子的画像草稿,我分别复印了一份。他们有几个共同点,你仔细找找看。”
有人敲门进来签文件,张弛静静地站着,边看画边等他读完资料签了字。
共同点?他很快认出,这些画像都是目击者摇头说不像的那几张,可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叙述者全是男性,都是在深夜完成草稿,旁边标满了注释补充细节,第二天才赶着修改定稿,师傅到底想指出他什么问题呢?
看着他迷惑的表情,顾志昌总算露出了一丝笑容:“都说当局者迷,看来这对内行来说也不例外。你真的看不出这些画像的共同点?注意,我说的就是字面意思。”
张弛摇摇头,他确信自己想到的这些并不是顾志昌想说的:“师傅,你就直接告诉我答案吧。批评我是为我好,这道理我明白。”
顾志昌随即把画像在张弛面前一字排开,用手分别点了点画像上的五官:“你有没有发觉,你在画这几幅画像时,把他们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甚至脸的轮廓,都画成了标准像。”
“标准像?什么标准?”
“简单来说,就是怎么好看怎么来。所以虽然不同的目击者,描述的是同一个犯罪嫌疑人,画出来的样子却好像有先入为主的模板,只不过一些细微特征上略有变化。”
这么一说,还真的如此,四幅画像,不都是同一个帅哥嘛。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哪个新晋网红、小鲜肉明星呢!
“看出来了?回想一下作画的过程、环境,找到原因没?”
记忆一片空白,除了絮叨的人声、窗外的灯火通明,似乎找不到一丝线索。
“我手里为什么会有这几张草稿复印件?因为这几张是作画效果最差的。我当时也在想,画画的是同一个人,除了目击者不同,还能有什么变量和不确定因素影响你的即兴发挥。后来,我几次经过你办公室时发现了点规律。”
张弛哭笑不得:“师傅,你是把办案经验用在侦查徒弟工作上了啊!”
“不专心!”顾志昌面孔一板,一字一顿地说,“答案就是你在作这些画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你自己都没意识到,在这几幅画像的作画过程中,你都不是一个人。但凡旁边有人聊天,甚至只是观望,你都会受干扰,而按照潜意识里的经验惯性去作画。”
顾世这时候正要推门进来,一看两人都站着,佯作轻松交谈状,戛然而止的样子却显得气氛有点异常。顾世的嗅觉何其敏锐,也不说有什么事,面无表情地退到了门外。
顾志昌继续絮叨,说来说去无非一个中心,但说得义正词严,句句在理,不容反驳,也无从反驳。
张弛明白自己就是这样的聚光灯型人物,有关注他就亢奋,不过亢奋的结果在其他事情上反应为快人一拍,在需要凝神静气的模拟画像上,反而成了自杀性武器。顾志昌真是眼光毒辣,他自己都没有想透的问题,就被顾志昌一下子点中了症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