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5/6页)

“看来八反果女士您对于少见的姓氏非常了解啊?”

“是的,我的姓氏‘八反果’就很少见吧?因此,我很早以前就对稀有姓氏很感兴趣。而且虽然我非常喜欢推理作品,却很讨厌被叙述性诡计误导,因此看到像这样散落在全国各处的比较像名字的姓氏,我都会拿着电话簿之类的查一下。”

“您可真闲啊!”

“什么,你再说一遍?!”

“不不,我是对您表示尊敬。多么执着啊!现如今电话簿什么的……”

“你话真多!我年轻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有很厚的电话簿哦!我清楚自己的年纪,你是不是又想嘲笑我了哦!顺便一提,乍一看像是女性的名字,实际上却是姓氏的例子中,姓‘惠(Megumi)’的全国有约一千五百人,姓‘枫(Kaede)’的全国有约一千一百人。这是小知识之二。另外,在我前面的前面的那位答题者,六亩割先生,他的姓氏也属于稀有姓氏,是从东京目黑附近的一处地名演化来的。这是小知识之三。”

“哈。就请别再说小知识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开始觉得鞠子是男性了。”

“那是当然了,因为这就是正确答案呀。”

“那么,鞠子是男性的话,凶手是谁呢?”

“刚刚不是说过,这是伯尔斯通诡计加两人饰一角吗?在开头的叙述中,读者就已经把鞠子从嫌疑人中排除出去了。然而这是不对的,凶手是女性鞠子小姐。”

“哈?!也就是说,叫鞠子的一共有两个人?”

“正是如此。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让读者误会被害者的性别就毫无意义了。而作者也并未隐藏另一位‘鞠子’的存在。不过就算之后的文章中有另一位‘鞠子’登场,读者也会误认为是回忆的场景。”

“哎呀——今天的各位挑战者,真的是把文章的后续展开都预计到了呢。简直就像下棋的时候,门外汉们还在争论棋子该摆在这里还是那里能取得优势时,名人[3]就已经读到接下来几十步的走向,并且在脑内的棋盘上展开激烈的战斗,仿佛将棋竞标赛一般!”

“还行吧。”

“那么,作为凶手的女性‘鞠子’究竟是谁呢?迄今为止的登场人物中有这个人吗?”

“我不是说了吗,她是个没有明确出过场,一直忽隐忽现的人物。也就是开头在休息室中被称为‘小秋’,刚才的场景中抚摸白猫的那个人。这个人的名字是‘鞠子’,姓氏应该就是‘小秋’了吧。比如说‘秋山鞠子’‘秋吉鞠子’之类的。虽然作者把她的存在感降到非常低,但如果不在文章中正式出场一次的话,揭露真相的时候免不了要被读者抱怨‘不公正’了吧。作者的目的显而易见。这种程度的诡计骗骗外行还行,但是别想骗过年轻的时候霸占锦糸町第一陪酒女王的宝座长达两个月的我的眼睛!”

“哈……在锦糸町,才两个月,这种程度还这么自以为是。那么,密室之谜又如何呢?假设这位叫‘秋山鞠子’还是什么‘秋吉鞠子’的女性存在的话,此人是如何在不被任何人发现的情况下往返于现场与休息室的呢?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的话——”

“很简单哦。走了中央楼梯呀。”

“但是这样不就在阿英打的蜡上留下脚印了吗?”

“所——以——说,凶手误导了犯罪时间。”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实际上,打蜡之前凶案就已经发生了。说自己四点时曾和鞠子通过电话的究竟是谁,文章中并没有明说,但其实就是凶手鞠子(女)。也就是说,四点的时候曾和被害者鞠子(男)通过电话这通证言本身,就是凶手玩弄的时间差诡计。实际上,在这之前凶案就已经发生了,之后鞠子(女)看到阿英在给楼梯打蜡,立刻想到可以利用这个制造不可能犯罪。”

“如果按你所说,那现场留下的血字‘S’这一死前留言又是怎么回事呢?”

“三郎先生根据他发现尸体时现场还留有血字这一点,推断凶手并没有看到它——文中是这么描述的。但实际上还有另一种可能,而且这种可能反而更合理些。”

“是怎样的呢?”

“那就是,这个死前留言是凶手所设置的误导。也就是说,那是凶手鞠子(女)犯罪后,用被害者鞠子(男)的手指蘸着他的血所写下的假线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