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4/6页)

“喂,主持人!”

“嗯?咦,好像那里有一位脸稍微有些红的选手把手举起来了呢。虽然解答灯没有按亮……啊,四日市先生吗,节目里是基本不允许除解答外的自由发言的,您有什么事情吗?”

被称作四日市的男人身材稍显肥胖,发际线已经开始后移了。

“还什么都说不准不是吗!”

“嗯?”

“因为是主视角人物,所以沙耶加不是凶手,不能这么断言!”

“哎呀,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沙耶加才是多重人格患者,就不存在矛盾了哦。杀害鞠子的是沙耶加的其他人格,而不知道实情的主人格刚刚得知了鞠子的死讯,并为此悲叹不已,这么解释就完全成立了呀!”

“哈哈哈原来如此。确实,你说得没错,但是多重人格诡计,刚刚已经被三泽先生彻底排除了呀……”

“‘出题者应该不会在第十届,也就是这次节目里,把赌注押在多重人格这种粗糙的诡计上。’那种话吗?哈哈哈。这句话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逻辑方面漏洞百出。的确这次是第十届,但谁都不能保证第十届会准备与过去同一水平的问题啊。我很想知道出题人是谁,因此把之前的节目都录了下来,反复看了好几遍最后的演职人员表,然而完全没有提到出题人。就算今年变更了出题人,也没人知道吧。”

“确实没人知道呢。那么回到正题,四日市先生您是主张沙耶加是多重人格患者这一说法吗?”

“啊,是啊。要说说根据吗?”

“拜托您了。要是不说明根据的话,就算是回答正确了,也会被当作回答错误处理,是拿不到奖金的。”

“根据之一是,三郎到来时沙耶加的态度。三郎不是也深切感受到沙耶加的样子与往常不一样了吗?对,实际上那个时候,沙耶加的人格已经发生了转换。表现出的是内向且怕生,而且并不认识三郎的人格。所以那时并不是沙耶加有意无视三郎,而是因为不认识,才不与其有眼神交汇的。”

“原来如此!这里是盲点啊。的确,从刚刚的叙述看来,沙耶加绝非憎恶三郎。‘很有男子气概,值得依赖’,反而对他的评价是肯定的。但这位沙耶加在一开始的场景里却对三郎异常冷淡,这确实多少有些奇怪。如果说是其他人格的话,就可以接受了!”

“是这样的。而且,刚才那段叙述中,写到沙耶加在鞠子的尸体前,似乎会常常意识恍惚、感觉迟钝。一开始文太和三郎的对话她就没怎么听清楚,因此直到看到木地板上的尸体,才意识到鞠子的死亡。在那之后三郎和丸茂之间的争吵,她也是一会儿听得见一会儿听不见的。”

“啊,的确,在刚才的叙述中,沙耶加会时不时地发呆,虽然人醒着,却有‘无法从外界获得一丁点感官信息’这样的叙述。但省略了三郎和丸茂之间的对话,只是单纯出于行文上的考虑吧?难道要原封不动地把相同的话再写一遍吗?”

“是作者故意要让你这么想。实际上,这是表现沙耶加正处于失去意识的状态的技巧。事实上,这时在沙耶加的体内,副人格正在排挤主人格,为了出现而与之争斗。这便是根据之二。”

“原来如此。这么说的话,的确有这种感觉呢……”

“不是有这种感觉,而是就是这样的!”

“但您的看法不同于一之濑先生。的确,在推理小说中加入多重人格的诡计,要说麻烦真的是很麻烦。即使知道这里使用了多重人格诡计,三郎和沙耶加,到底谁才是多重人格患者,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是几乎不可能推理出来的吧。”

“哈哈哈。这正是我们这些推理狂想要去挑战的。三郎不可能是多重人格患者,这一点证据明确。”

“咦?但要让读者去证明这一点,就像推翻恶魔的不在场证明一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吧?四日市先生,您可以证明吗?”

“可以呀。虽然偏离了我原本的主题,但要听听看吗?”

“请务必说一说。”

“听好了,请回忆一下三郎从打盹到醒来的记述。醒来后三郎穿着的仿旧牛仔裤基本上干了,但其实水分都被身下的床单吸收了,床单因此湿了。如果三郎是多重人格患者,正如一之濑先生所推理的那样,实际上在此期间起床犯下了罪行的话,仿旧牛仔裤应该在他本人来回走动的时候风干了,而床单也应该是干燥的。至少床单不可能吸收掉‘不少’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