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旅程开端(第8/10页)

“一直以来,我都十分确信路易丝·莱德纳的谋杀案是一桩情杀案。而对于这种类型的犯罪而言,我发现凯里先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凶手。

“说到凶手,我们还剩下一个可能的人选——拉维尼神父。我的注意力被立刻吸引到这位好神父身上,是因为关于那个被发现往窗户里偷窥的陌生人,拉维尼神父和莱瑟兰护士的描述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其实不同的目击者给出的描述通常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这次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拉维尼神父坚持说那个人是个斗鸡眼,这应该让我们很容易找到他。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莱瑟兰护士的描述实质上是相当精确的,而拉维尼神父的则不然。看起来简直就像是拉维尼神父在有意地误导我们,他似乎并不想让那个男人被抓住。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他肯定了解一些这个奇怪男人的事情。他和这个男人说话的时候被人看见过,而至于他们之间说了些什么,我们只听过他的一面之词。

“莱瑟兰护士和莱德纳太太看见那个伊拉克人的时候,此人正在干什么呢?他正企图往窗户里偷窥。她们认为那是莱德纳太太的窗户,但是当我亲自去到她们当时所站的地方查看的时候,我发现那同样有可能是文物室的窗户。

“在那之后的一天夜里,发生过一次恐慌。有人在文物室里,但事后证明没丢什么东西。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当莱德纳博士到那里的时候,发现拉维尼神父已经先于他一步到了。拉维尼神父说他看到了那里有灯光,但这次我们依然只听了他的一面之词。

“我开始对拉维尼神父感到好奇。后来有一天,当我提出拉维尼神父可能就是弗雷德里克·博斯纳的时候,莱德纳博士对此嗤之以鼻。他说拉维尼神父可是个知名人士。而我则进一步猜测弗雷德里克·博斯纳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去为自己改名换姓,成就一番新的事业,到现在很可能也已经颇有名气了呢!尽管如此,我还是不认为他会把这么多年的时间都花在宗教社团当中。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在他来这里之前,考古队的成员中有谁亲眼见过拉维尼神父吗?显然没有。那么为什么不可能是某个人冒充了那位好神父呢?我发现在原本准备和考古队一同前来的伯德博士突然病倒之后,有一封电报发到了迦太基。还有什么事儿比截获一封电报更容易的吗?就工作本身而言,考古队里也没有其他的碑铭专家。一个聪明人只要对这方面的知识略知一二,就完全可以蒙混过关。到目前为止,总共也没有出土多少碑文,而我已经发现拉维尼神父的见解给人感觉有点儿不同寻常。

“拉维尼神父看上去非常像一个骗子。但他是弗雷德里克·博斯纳吗?

“不知怎么回事,发生的这些事情似乎还是有些对不上。真相似乎依然隐藏在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

“我和拉维尼神父有过一次长谈。我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我也认识很多神父和宗教团体的成员。拉维尼神父给我的感觉不是很像一个神父,反倒让我觉得他更像是另一种人。他这样的人我经常会碰到,但他们都不是宗教团体的人——可以说有天壤之别!

“于是我开始发电报。

“然后,莱瑟兰护士不经意间给我提供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线索。当时我们在文物室检查那些金质装饰品,她提到曾经在一个金质水杯上发现过沾着一点点蜡。我呢,我就问:‘蜡?’,而拉维尼神父他也说:‘蜡?’。听到他的语调就已经足够了!我在刹那间就明白他来这儿是干什么的了。”

波洛停了一下,然后直接转向莱德纳博士说道。

“先生,我要很遗憾地告诉你,文物室里的金质水杯、金质匕首、发饰,以及其他的一些东西,都不是你原本挖出来的那些真货了。它们只是非常绝妙的电铸仿制品。而我刚刚从最新的回电中获悉,拉维尼神父其实不是别人,正是法国警方所熟知的最聪明的窃贼之一——拉乌尔·莫尼耶。他专门选择偷窃陈列小艺术品之类展品的博物馆。和他搭档的是个有一半土耳其血统的人,叫阿里·优素福,此人是个一流的珠宝匠。莫尼耶最早为人所知是因为卢浮宫的一些展品被发现不是真品,后来他们查明,每一次案发之前不久,都会有一个与馆长未曾谋面的著名考古学家造访卢浮宫,而且访问期间都曾亲手接触过那些赝品。当询问这些知名考古学家的时候,他们却一致否认在被问到的时间里曾到访过卢浮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