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浓路的小镇上(第6/7页)

这次,田村与舟坂英明较量的结果,显然失败了,这都要怪田村准备不周,而且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令人毛骨悚然的对手。

尽管如此,不能因为这样就退缩。田村为自己打气,迟早总会把这凶手揪出来。走在耀眼的阳光下,他突然又恢复了奕奕的神采。

田村在车站打了一通电话到通讯处致谢。

“噢,田村先生吗?”电话彼端陡然传来男子的声音,与昨晚不同,语态非常清晰。

“昨晚真是谢谢您,我正要回东京。”田村说道。

“事情办完了吗?”

“嗯,这都要感谢您的帮忙。”田村回答,却有些沮丧。

“您去过旭波庄了吗?”通讯员叮问道。

“去过了。”

电话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有件事我想当面跟您谈,您现在是在哪里打给我的?”

田村告诉通讯员是在车站打的电话,对方说要赶过来,请他稍等一下,便挂断了电话。

不到十分钟,通讯员顶着艳阳天骑着自行车来了。他有点秃头,脸上布满汗水。

“敝姓青山。”通讯员一边用手帕擦汗一边说道。

田村向通讯员致谢,他们走进一家小餐馆,里面一个客人也没有,生意很冷清。

“您到旭波庄见过一个姓舟坂的客人了吗?”青山急忙问道。

“是的。有什么事吗?”

田村热切地等对方开口,满心期待着可以从对方口中打听到些许线索。

“不,没什么特别的事。三四天前,某大臣在那家旅馆投宿,我便去采访。在这里上班,杂务很多,每逢有要人来神宫参拜,我总是要过去看看。”青山苦笑着说,“那时候,我看到一个理光头、个子矮壮、年约四十的男子,是不是那个姓舟坂的?”

“没错,就是他。”

“果真是他!当时我不知道他的姓氏,所以没有特别留意,他到底是什么人?”

青山大概认为,总社专程派记者来采访,对方肯定来头不小,因而好奇来问。另外,也是他对于责任区域的职业感使然。

田村迟疑了一下,稍后回答道:“他是右翼组织的头子。”

“噢,是因为发生某个案子,您才追查到这里来的吗?”青山睁大眼睛问道。

“不,没什么,只是有事想见他而已。您要跟我谈他的事吗?”

“是的。”

中年通讯员以舌头舔了舔发干的嘴唇。

那天傍晚,萩崎龙雄回到名古屋。他依约来到报社的分社,但田村还没来。

“既然已经约好,他应该很快就会来,请您在这里稍等一下。”

报社的职员把龙雄带到会客室。虽说是会客室,其实是徒有其名,只是在编辑室的角落摆上桌椅而已。女事务员端来一杯温茶。

龙雄拿起挂在角落的报纸翻阅,这是今天的日报,他翻开社会版新闻,一则三段式报道映入眼帘。

濑沼律师绑架案

警方已查明担架制造商

这则报道如下:

根据项目小组分析,濑沼俊三郎律师绑架案与在新宿发生的该律师事务所职员田丸利市遭枪杀一案有关,因而同时展开调查。此外,项目小组已查明将濑沼律师伪装成病人,从东京车站抬进火车内所使用的担架。根据了解,这副担架系由东京都内文京区本乡的佐伯医疗器材公司制造。据查,该公司于一九五二年总共出产该型担架两百五十副,除了供应大型医院和疗养院之外,全部批发给本乡的鲸屋医疗器材行。医院方面已经查明,鲸屋医疗器材行零售部分目前尚在清查中。项目小组表示,这副担架属于特殊商品,查出担架出处,只是时间问题,并不困难。侦查工作获此重大进展,项目小组感到无比振奋……

这则报道很短,却也透露出某种信息。项目小组只查出犯案担架便如此兴奋,可见侦查工作遇到瓶颈。

龙雄这样认为,只要没查出右翼组织舟坂这条线索,侦查就很难继续下去。

然而,龙雄不打算把舟坂这条线索告知警方。并不是他不愿意协助,而是目前尚未掌握到具体证据。简单来说,这只是他个人的臆测,尽管经过目前的推测分析,已有初步轮廓,但终究尚需事实佐证,如今只是想象的堆砌,却没有实体的内容。确切地说,龙雄是希望亲手抓到逼死关野部长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