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11/17页)

在庭院里,两人遇到了白止水。

“先生还未睡?”

葵不知该讲什么,只好寒暄道。

“听说於陵君在调查凶案,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尽管告诉我吧。我与她结识多年,这样的变故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我和露申会尽力探求真相,先生不必为此费心。”

“那样最好。我准备回去了,人上了年纪就是容易疲乏,於陵君也早些休息吧。”

白止水与葵居住在相反的方向。露申与葵向他道别之后,也踏上归途。才走出十几步,葵心底就涌起一股不安的情绪。那并非预感,却也令她不悦。

她转身注视着白止水渐行渐远的方向,他的身影已消失在夜色里。

这夜,露申仍睡在葵的卧房,因为疲惫,两人都很快入睡了,并无什么言语。睡熟之后,露申梦见了白天看到的悲惨一幕,在睡梦中抱住了葵。次日一早,观家将在主屋为观姱举行小敛之礼,所以葵嘱托小休早些唤醒自己和露申,以免耽误仪式。许多年来,小休已经养成天不亮就醒来的习惯,所以总能完成唤醒主人的工作。她的现实在旁人看来或许是悲惨的,但她自己却不愿沉浸在睡梦里,更喜欢醒着的时光。

夜深之后,暗云渐渐布满天际。

4

小敛之礼在主屋那边举行。

众人将用于包裹尸体的衣衾陈放在东堂,又在堂下放置脯醢醴酒,皆以特制的功布盖好。仪式后亲人将要换上的丧服则陈列在台阶以东。内室的门外置有一鼎,鼎中煮着豚肉。继而,观江离与若英在内室的地面上铺起两层席子,莞席在下,簟席在上,又把衣衾按顺序铺好。观无逸和钟展诗将观姱的尸体搬到一叠铺开的衣服上,又将衣衾一件件裹好,最外面是一层黑色的衾。观无逸除冠,与众人一道将尸体抬到堂中,再以夷衾覆盖好。最后,一家人换上各自的丧服。

小敛开始后,葵留在堂里,并未参与内室的仪式,小休则与观家的仆人一起等在堂外。奇怪的是,与观姱交情颇深的白止水并没有出现。仪式开始前和结束后,观无逸都遣仆人去叫他,他却不在自己的房间里。

事后有仆人想起,她在今早看见过白止水,他在天亮之前就往南走去了。从观家所在的谷地向北走,有一条出山抵达都会的路。向南则只能走到群山更深处。

“白先生可能是去采蓍草了。”身着丧服的观无逸说,“昨晚我曾拜托他为姱儿占一卦,以决定送葬的日期。”

蓍草是最常用的占卜道具,一次要使用五十根之多,所以白止水才会入山采集。然而,这是常见且易得的草,只是采五十株的话断断用不了这么久,难不成白先生也遭遇了什么不测?

昨晚与白止水道别时在葵的心中涌起的那股不安感,此刻正再度袭来。

“白先生要赶在天亮前入山,说明他计划参加小敛仪式。我很担心他遇到什么意外。”葵向观无逸袒陈了自己的想法。

“露申,还是由你来为於陵君带路吧。”

观无逸命令道。露申自然应允了。

“我也一道去吧。”钟展诗提议道,“若真的发生了什么,只怕两个女孩子无法应对。”

“这样最好,我也觉得只有自己和露申一起去的话,或许会耽误事情。真的对不起,你刚刚经历那么不幸的事……”

“我曾向白先生学过《诗》,‘事师之犹事父也’,这种时候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不过我对这边的地形也不甚了了,还请露申带路吧。”

于是,葵吩咐小休帮助观家的仆人善后,自己则与观露申、钟展诗向南进发。

暮春是个危险的季节,山中满是毒虫猛兽。好在这日天气不佳,暗云蔽日,鸟兽知道暴雨将至,都隐伏不现。葵听说南山的玄豹若遇到连续七日的雾雨天气,可以一直不下山觅食。是故她总以为阴雨天走山路要相对安全一些。

但露申并不这样想,她知道雨水可能蓄积成致命的山洪。

“原来白先生不止治《诗》,对占卜也有所研究。”露申说,“我一直以为只有治《周易》的经师才懂占卜。”

“五经本就是贯通的,任何人想研究某一部经,都必须遍读群经才行。已故的《诗》学宗师韩婴对《易》就非常有研究,还留下了一部《韩氏易传》。当然,那是‘韩诗’一派的学说,而白先生学的是‘齐诗’。‘齐诗’也有一套独特的占卜方法,可以概括为‘五际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