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案(第5/16页)

“你……要我……做……做什么?”贺宁颤抖着问。

“瞧,这是秀木居的账簿,上面记着一块明代宫廷所制的‘内府龙涎’香,可我在店里并没有找到,想请贺公子提点一下,这里你比我熟。”张如庆微笑着取出一粒黄色药丸道,“喏,这就是解药,时间已经过去两分钟了,如果你在十分钟内说不出香的所在,我就……”说着作势把解药投向烛火。

“慢慢慢,我告诉你,那块香在我哥哥床下的暗格里!”贺宁惊叫道。

“贺公子,你在说谎,那个暗格我早就发现了,里面除了几根俗不可耐的金条,别无他物。”张如庆森然一笑,两指捏得解药咯吱吱作响。

此时薛小容腹中已如火烧一般,惨叫着满地打滚,身上被沥血丝勒得鲜血淋漓。

“我没说谎!暗格底下还有一层套格,那些金条是蒙人用的,如果小偷找到暗格,看到里面的金条就不会注意下面还有一层了。”贺宁急道。

张如庆一怔,摇头笑笑:“看来,是我低估了贺安。”说着身形一晃,出了后堂,不一会儿便眉开眼笑地托着一个小巧的木盒回来,俯下身来赞许地拍拍贺宁的肩膀道,“贺公子果然仗义。”说着从袖口中的一个青玉葫芦状小瓶里取出一枚黄色药丸,双指一弹,射向薛小容面门,薛小容一偏头,张口含住,吞下肚去,腹中灼痛立时缓解。

张如庆跷起腿来坐在榻上,打开锦盒,抚摸着精致的褐色香饼,瞧着薛小容道:“怎么样,薛少侠,滋味不好受吧?”

薛小容喘息着怒视张如庆。

张如庆莞尔一笑,道:“贺公子所服的毒丸生效虽慢,可一旦发作起来,比你方才痛苦万倍,那感觉就像成千上万只浑身冒火的小蜈蚣在心肝肠胃里乱蹿乱咬一样。”

贺宁骇得肝胆俱碎,薛小容攥了攥他的手道:“别怕,有我。”又扬起头对张如庆道,“你要我做什么?”

张如庆手掌一伸,道:“瞧,这块明代御制的‘内府龙涎’,香质绝佳,价值连城。”

“那又如何?”薛小容年纪虽小,却见过不少世面,轻轻一嗅,便笑道,“这种东西我在唐大帅私库里见过,香质绝佳不假,价格也贵得离谱,可这里面并没有龙涎,只不过是把沉香、檀香、乳香、丁香、甘松、零陵香、丁香皮、白芷、龙脑、麝香研成细末,用热水将雪梨糕调化注入,揉成小团,模制成饼阴干成型而已。”

张如庆连连赞叹:“薛少侠果然是见闻广博!我想请薛少侠做的,便是拿它去归府后院藏宝楼换出一块和它大小色泽几乎一模一样的‘万岁香饼’。”

“万岁香饼?”薛小容倒吸一口凉气,险些跳了起来,那沥血丝又往肉里陷入三分。

张如庆笑着瞧瞧痛得泪花直冒的薛小容,道:“不错,正是嘉靖皇帝到死也没能享用几枚的以真正龙涎香为主料的‘万岁香饼’。”

“你……你想做什么?”薛小容有些怕了,万岁香饼比贺家那一箱甲骨要烫手得多。他小时候被哥哥“九舌张仪”薛恕强迫读书,曾清楚地记得,明嘉靖时,世宗皇帝大索龙涎香,除了用于斋蘸之外,皆供于方士陶仲文炮制一种名曰“万岁香饼”的不死药,但龙涎香存世极其罕见,《明实录》曾记载“内阁自访取龙涎香以来,二十余年,所上未及数斤”,且皆毁于嘉靖四十一年的一场大火,故此传世明宫所藏龙涎,珍罕之极,而陶仲文所制的万岁香饼更是只存在于传说中的至宝。

张如庆幽幽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背着手摇头晃脑道:“据说,这种以龙涎为主料调配的奇香能医死人,肉白骨,起死回生,返老还童!三十年前,此物被归家老太爷归绍贤所得,为了这一块毫不起眼的小玩意,不知多少英雄豪杰惨死在归府后院的迷阵。”他说着神色一变,挥舞着双手道,“可恨的是,归绍贤这个老东西为了长生不死,竟要在明晚将这块香饼焚了,这是暴殄天物!他活了快九十年,补药吃了不下三百斤,早该够本了!而且,他根本不知道‘万岁香饼’的真正功用是什么!”

“是什么?你知道?”薛小容问道。

张如庆道:“今年初,归二爷搜购古籍时,发现一本托名王世贞所著的无名书册,这本书里把陶仲文真正进阶的凭借写了个通透:‘仲文立朝几二十年而不废,唯其内宫子嗣延法为最。’薛少侠,贺公子,应该明白我的目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