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邮件谋杀(第5/6页)

他拿起标签和放大镜递给了我。

“仔细看我刚才说的字母‘e’。这个字母一共出现了五次,每个字母‘e’顶端都有一个小小的裂纹,这通常是由于打字机敲击到某个细小的尖锐物体所导致的。”

“我看到了,那个裂纹相当明显。这是识别打字机最好的线索了。”

“是的,这裂纹可以直接作为判断依据。”桑戴克回答道,“如果还能找到其他证据的话,那证据就更加确凿了。现在,我们来梳理一下X给我们留下的线索:

“第一点:X认为只有我掌握了他的罪证。

“第二点:他对于我的个人爱好和生活习惯有一定了解。

“第三点:他是个有钱人,且颇有地位和身份。

“第四点:他博学多才,善于创新,而且制作手艺很是了得。

“第五点:他最近可能买了一台二手的布林肯德尔菲打字机。

“第六点:那台打字机,无论是他自己的还是别人的,都可以用上面‘e’字母的打印特征来加以辨识。

“满足以上六点条件,而且还是个自行车高手,擅长用来复枪射击,那X是谁,你应该能猜到了吧?”

“我可没有足够的人员信息来把他筛选出来,”我说道,“不过我猜你是有的。如果你确实判断出他是谁了,那我得再次提醒你,你要对社会负责,当然,你更要对你的当事人负责。你要是死了,你的当事人也会蒙受损失。在X还没有再次行凶之前,请你尽快将他绳之以法。”

“当然。如果他做得太过火了,我必然会采取行动。不过现在可以暂时放任他一会儿,这么做我也是有理由的。”

“这么说来你知道他是谁了?”

“是的,我想我已经分析出来他是谁了。确实就像你刚才说的,我掌握了你所不知道的人员信息。比如说有一些奇才可能只有我才认识,而其中有一位我就觉得可能就是这幕后的黑手。”

“我对你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你的洞察力和挖掘细节的能力真是让我惊叹不已,”我一边说着,一边把刚才做的笔记合拢放好,“不过现在我还是搞不懂,你一开始怎么就能断定那支雪茄有问题呢?雪茄表面并没有有毒的迹象,而你立刻怀疑它有毒,并且开始寻找证据来证明你的判断。”

“是的,你算说对了一半。”桑戴克回答道,“我之所以想到雪茄有毒,其实说来也是有一段故事的。”

他轻声笑了笑,双眼凝视着壁炉中的火焰,眼神悠然惬意,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

“你之前想必也听我讲过,刚搬到这里的时候我成天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于是我开始专心研究起法医学,对一些现象进行分析总结,慢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体系。虽然没有什么重要的成果,不过那段时间的生活却是非常地悠闲惬意。当然也不是荒度光阴,那段时间里,我思考了各种将来可能会碰到的案子,并由此建立了一套假设理论。由于许多案件都和毒药有关,所以我对毒药就特别注意。比如,我会选择一些王室名流和达官贵人,假设他们是受害者,并由此计划出一整套谋杀计划。我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都应用到了这些谋杀计划当中。我仔细观察了这些假设的受害者的生活习惯,查明了谁是他们的盟友,谁是他们的朋友、敌人或随从。我还细心观察了他们的出行习惯、着装习惯,等等,几乎把他们的衣食住行琢磨了个透,以确保谋杀能够顺利完成,同时杀手又能安全脱身。”

“那些大人物们要是知道自己被如此关注过,肯定会受宠若惊。”我故意讽刺道。

“要是某些人知道了肯定会坐立不安的。比如,我们的首相大人,如果他知道有人潜伏在周围,对他做了如此周密的观察和研究,甚至连他最后怎么死的每一步都做了精密计划的话,那他肯定会不寒而栗。当然,我之所以做这类的假设,是想看看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犯罪,其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可能出现哪些意想不到的情况。我将这些各式各样的假想犯罪都详细地记录在了本子上,为了不被他人盗用,我是用自己独创的速记法记录的,平时不用的时候这些本子都锁在保险柜里,以保万无一失。写完一个犯罪计划之后,我便会立刻进行角色转换,从受害人的角度出发,换个角色重演一次整个过程。每件案例之后,我都会加一条附录,附录中会总结如何应对和调查这种类似的案件。现在我的保险柜里已经装了六本这样的案例了,而且编有目录和索引以便查阅。读完这几本案例,我敢保证肯定会让你受益匪浅。而且对于办案也极具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