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2 我知道你的名字了(第5/7页)
走廊里传来一声关门响。两个声音在对彼此说话,可我听不清,听清了恐怕我现在也听不懂,因为此刻全世界只剩下一件事儿还有意义:
他知道我的名字了。
他看见了网上写我名字的照片,他已将自己目击到的一切与那些信息结合起来了。他知道我了。他知道我是谁,知道我在哪里工作。我坐在椅子上,竭力保持冷静,思索处理此事的正确方法,可我无法跨越那个令我整个世界支离破碎的念头。他知道我。他就在那儿,随时都能毁掉我。我根本不知道他是谁,但他知道我,只要他想,他可以在任何时候曝光我,而我对此无能为力。
看见我和我的孩子又是怎么回事儿——他想威胁莉莉·安?我绝不允许那种事儿发生——我必须找到他,找到阻止他的方法。可我该怎么办,我已经找了他两周,要是失败了呢?
我又把博客扫一遍,寻找任何可能告诉我他身份的线索。只需一个小提示,我就可以摆脱这个噩梦。然而上面的字纹丝未动,再读一遍我也没看见任何语句暴露出他是谁。只是至少目前我还算安全。那他究竟想威胁什么?袭击我或者我的家人?他说要“对付”我,我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我不喜欢那种说法。他在最后说他现在还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这话可以理解成任何意思。在我弄清他是谁以前,我无法排除任何一种可能。
如同溺水的人需要空气,此刻我急需一条线索,可我只找到一页废话。等等,从技术上讲这不算废话;这是一个博客,意味着这是一个半既定的东西,假如存在其他博文,说不定其中哪篇会透露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我复制页面顶部的地址,粘贴至浏览器窗口,打开网页。无论是谁都可以注册的免费博客网站,“幽灵博客”只是其中之一。但好在上面真的有其他博文,而且每隔几天就有一篇。我尽我所能将所有文章迅速浏览一遍。第一个打开的页面上写着:“为什么事情总会变得一团糟?”一个相当值得研究的问题,他比我预计的对生活更具洞察力,但依然没告诉我任何有关他自己的事儿。
我继续往下看:上面大部分内容都是闲扯,隔几句便抱怨一下为什么没人欣赏他,结尾处说为了弄清此事缘由,他决定开始写博客。文章最后写道,“我是说,我不懂。我走进屋,可他们却像没看见我似的,好像对其他人而言我根本不存在,就他妈是个幽灵似的。所以我将这里命名为‘幽灵博客’”……多么动人、感性,寻求人际关系的真实呼唤,我非常想尽快与他取得联系。但首先我得知道他是谁。
我又看了几篇。这博客他写了一年多,内容越来越偏激,每篇都是匿名发表,哪怕是提及离婚的几篇,也只是将离婚对象称作“A”。他满心苦涩地写下妻子不仅不愿意外出工作,还想让他出赡养费支付一切。由于负担不起两地开销,尽管已经离婚,他依然不得不和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作者生动描绘了一幅底层中产阶级的苦难肖像,我敢肯定这些能够融化我的心,如果我真有一颗心的话。
相较其他,博主对“A”拒绝工作的事儿似乎格外抓狂。他慷慨激昂地阐述一番责任的定义,表示不履行社会公平分配的任务根本就是原始的罪恶,继而引申出他观察到的一些现状,主要针对一般社会与那些拒绝“像其他人一样遵守规则”的“浑蛋们”。接着,闲谈由此转变为几段冗长的正义演说,宣扬一个人应得多少就该得多少。他坚信,倘若所有人都像他一样,世界将会更加美好。总而言之,这篇博文描绘了这么一个人:情绪管理有问题、自卑,认为世人拒绝承认他的纯正品质,并为此心灰意冷。
我又看了几篇。在随后的6篇日志里,我偶然看见一段详细讲述了他与“A”日渐加剧的矛盾——我真的很同情他,可他干吗不用真名呢?用了事情不就简单多了。不过当然,那样一来他也会把我的名字写在上面,所以就算利弊抵消了。我继续翻看前面的日志,差不多都是相同的内容——愤愤不平、自我专注的傻话——直到我看见一篇标题写着:“咔嚓!”我立刻认出日志最上面的日期,就在我与瓦伦丁约会后第二天。我不再往下扫视,认真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