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兴安岭的小镇(第3/3页)
英妹站起身来,穿好衣服,又喘了几口大气,才走到那人面前感激地说:“大哥,多亏你救了咱!这让咱咋谢你呢?”
“不用!不用!你快回家吧!”那个人说着,转身就要走。
英妹急忙拦住他说:“大哥别走!前面不远就是咱家,去坐坐吧!”
“不不!我不去啦!”那人说着又要走。
“别!”英妹一把拉住那人的胳膊,灵机一动,编了个假话。“大哥,救人救到底。你就送咱回家吧。咱怕那坏人再来!”
那个人只好把英妹送到家门口。
莫大叔见英妹这么晚还没回来,正站在门口观望。英妹叫了一声“爹”,便跑过去,悄声把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莫大叔听后,连忙走到那个人面前说:“谢谢你,阿亚摩里根!快到屋里坐!”
那个人不好推辞,便走了进去。
这是三间平房。前面有一个用木板条围成的院子,院里堆满一垛垛的木头半子。室内的家具都是木制的,比较粗糙也没上油漆。莫大叔请那人坐到炕头上。在灯光下,莫家父女才看清这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
英妹端来一杯茶,放到炕桌上。莫大叔说:“阿亚摩里根,你救了我的女儿,请你喝茶!”
英妹在一旁解释道:“在我们鄂伦春语中,阿亚摩里根的意思就是英雄好汉。”
“谢谢!”青年人忙说。
英妹又拿来筷子和一碗烤狍子肉,放在青年人面前。莫大叔说:“阿亚摩里根,请你吃肉!”
“不,不!我吃过饭啦!”青年人推辞着。
英妹说:“这肉你一定要吃,不吃就是看不起咱们。这可是鄂伦春人的规矩!”
青年人只好吃了一块还温热的狍子肉。
“阿亚摩里根,你叫啥名字?”
“大叔,我叫包庆福。”
英妹在一旁说:“我家姓莫。人家都叫我爹莫大叔。我叫英妹。”
莫大叔说:“庆福,好名字啊!你不是咱阿里河人吧?”
“我家在关里,上这边投亲的。”
“你有亲戚在这镇上?”
“我有个叔叔,说是在这儿当伐木工人,可是没找到。”
“他叫啥名?”
“叫包永发。”
“没听过这名字。不过,你别着急。这山上有不少人是从关内过来的,慢慢总能打听到。”
英妹问:“包大哥,你为啥不在家,上咱们阿里河来呢?”
“我们家那边人多地少,挣不着钱。都说这大兴安岭好挣钱,只要有力气就行。”
“你现在干啥呢?”
“一个朋友介绍我在棱场上抬木头。”
“噢,你是不是在杜老大那副杠上?”
“是啊!”
“杜老大是我爹的朋友。今晚上我给他送肉去,他还对我说他那副杠上新来了一个后生,是条硬汉子。原来就是你呀!”
莫大叔又问:“庆福,你打算在这儿干多久啊?”
“说不准。有活儿干,就多干几年。没活儿干,就早点儿回去。”
“庆福,杜老大那人不错,你跟着他干,吃不了亏。你住啥地方?”
“就在棱场旁边的排房。”
“庆福,以后你就把这儿当你的家吧!有空就来。愿意来这儿住也行。咱们鄂伦春人在山里住惯了,喜欢直来直去。我不喜欢的人,他甭想迈进我的家门。”
英妹在旁边补充说:“我爹让你来,你要是不来,他会生气的!”
包庆福连忙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