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风生水起(第3/4页)

汪兰说:我还想有朝一日回到重庆去,那里的火锅和小吃,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郑桐就面带忧虑地说:反攻大陆怕是没指望了,可能我们只能在梦里回去了。我也想家,虽然我的家人都被日本人炸死了,没有亲人了,但武汉留下了我太多童年的记忆,现在我每天只能在梦里回家了。

郑桐的情绪低落下去,片刻他又突然说:前几天,我在柳荫街那边发现了一家四川火锅店,听说老板就是四川人,我还没有去吃过。明天,我请你去吃。

汪兰笑了笑。

郑桐抬起头道:汪兰,看样子咱们后半生只能在台湾生活了,你有什么打算么?

汪兰抬起头望着窗外,远处有几盏灯有气无力地闪着。中央并没有指示她何时撤离。何时是归期呢?

郑桐见她不说话,便也沉默下来,半晌又说:汪兰,你是不是有恋人了?

汪兰回过神来,点点头,又摇摇头,最后苦笑一下。

在重庆陆军学院上学时,她的确喜欢过一个男生。那男生高高的个子,说话走路都充满了活力,比她高两届。就是这个叫高伟的小伙子成为了她革命的引路人,最后也是他介绍她加入了地下党。

后来高伟毕业了,接受了一份秘密工作,便再也没有联系过。因为工作的需要,高伟毕业时来向她告别,她没问他去哪,他也没说。在校园外的一片林荫里,他用力地拥抱了她,然后两人都笑了。他说:等革命胜利时见。

她也说:胜利再见。

他吻了一下她的额头,一蹿一蹿地走了。他青春的背影便永远留在了她的回忆里。

郑桐这么问,又勾起了她对高伟的回忆,美好而又短暂的初恋就这么夭折了。

保密局又经历了一次血洗。

反攻大陆的计划制订了很多,有的台湾这面刚刚行动,大陆方面就获得了情报,好多反攻大陆的行动就这么夭折了。于是身在台湾的保密局来了一次血洗行动。

汪兰负责的电台,有一名女报务员叫付德芳,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这天,她正在电台值班,便被进来的几个人带走了。汪兰站在门口,伸手拦了一下。领头的人只亮了一下证件。付德芳扭过头,朝她喊了一声:组长救我,我是被冤枉的。

汪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付德芳被带走。

付德芳也是重庆陆军学院毕业的,比汪兰低两个年级。在陆军学院,只有无线电专业才有女学员,因此,在学校时,她就认识付德芳这个女生。

在汪兰的印象里,付德芳长得很漂亮,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样子,见了人,总是先笑后说话。付德芳毕业后,也考入保密局电台工作。见到汪兰第一面时,就那么笑着说:请师姐多多关照。

汪兰知道,付德芳是成都人,家住在武侯祠附近。重庆解放前夕,付德芳似乎并不愿意来台湾,每当到电台值班时就会问汪兰:组长,要是共产党队伍打进来,他们会杀了我们么?

汪兰就笑一笑说:我没有和共产党打过交道,估计不会吧,他们的政策不是缴枪不杀么,咱们又没杀过人,手里就一个电台,到时候把电台交出去不就完了么?

付德芳就笑一笑道:到时候我肯定交出电台。

付德芳还问过:组长,要是重庆被解放了,你去干什么?

汪兰就笑着说:那我就回家开个茶馆,老老实实地过日子。

付德芳神往地说:到那时,我回成都,我爸爸妈妈还要抱外孙呢。

汪兰就拍一拍付德芳的肩膀道:臭丫头,连男朋友还都没有,哪来的外孙?

付德芳以前有个男朋友,是重庆陆军学院步兵指挥专业的一个高才生,长得人高马大的,是个贵州人。毕业后就上了前线,当了一名上尉连长。两个人还通过信,结果他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了。

男朋友的战友把他的遗物寄给了付德芳,那是他们的一张合影照片。他们穿着军装,意气风发的样子。这张照片还是毕业前,两人即将分手时照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付德芳看到那张血染的照片就哭晕了过去,从此,付德芳变得不爱说话了,经常望着一个地方发呆。

付德芳最后没能回到成都老家,一个命令就让她坐上飞机来到了台湾。到了台湾后的付德芳和所有的人一样开始思乡,他们做梦都会梦回老家,那里有他们的亲人,故居,熟悉的一切,他们来到了台湾,先是水土不服,后来又犯了思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