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枪匹马(第6/11页)
海面到处被填埋成沟状,江户城东边——现在的银座和刚才的源田大楼开发公司的附近——都有着纵横交织的濠沟,呈现出水都风情。
这种濠沟所在之处都架有桥梁,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仍保留下来的“君在何处”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座。这点中村也曾经说过。只不过平时吉敷并无品味这种事情的空闲。
关于行川郁夫,先前藤枝市政府户籍科的答复里含有奇妙而令人费解的元素。
首先,行川在藤枝市有房子,但为何不想回藤枝市呢?应该没有非得留在东京的理由吧!与其露宿隅田公园,不如睡在自家屋檐下舒服,不是吗?
另外,行川的父亲善次是明治四年出生,而行川是大正九年出生,也就是说善次五十岁时才生下行川。当然这种情形不算反常,但五十岁时才生下唯一的儿子总是有些奇妙。
还有,户籍内并无行川母亲的记录,其理由何在呢?若是父亲早有妻室还能够解释,但……替自己生下儿子的女人,行川善次为何不让她入籍呢?
行川在藤枝市内有房子,为什么要在市内的公园落脚,从事旧货回收业呢?只要在自己家生活不就好了?
最后一点,依宫城的河合所言,行川是带着自己绑架的孩子走在山中,孩子失足掉进河里死亡——这件事也令人搞不懂。如果行川是歹徒,他自己有房子,根本没必要带着绑架来的孩子在山里走动。
吉敷很希望直接向行川询问这些疑点,不过想想还是没有这样做。
那位老人不管自己讲些什么都没有反应,好像他的肉体仍活着,精神却已经死了——又是为什么呢?老人像是已完成一切人生目标般坦然,难道这和樱井佳子命案有关联?
走着走着,吉敷来到日比谷公园附近。他进入公园,在凉椅上坐下。
吉敷感觉自己仿佛做着无意义的事,可是仔细想想,一向都是如此。每当遇见无法释然的状况,他总没办法视若无睹,这种与生俱来的个性实在不可救药。
休息一会儿后,吉敷站起身来,穿过公园,从帝国饭店前的公园东侧走出,进入地铁口。
虽想到可能是白费工夫,吉敷仍换乘地铁前往浅草。为了慎重起见,他希望查访三月二十六日花魁道中游行时沿途的情形。
晚间七点左右,吉敷爬上浅草雷门前的阶梯。雷门到浅草寺的沿街店面都亮起了灯光。昔日的江户可能没有这般灯火辉煌的气象吧。不过,这里历来是最热闹的区域,应该也差不多吧。
衣着华丽的少女和投宿在附近饭店、身穿休闲服的外国人,在雷门的大灯笼下往来穿梭。
自从这桩事件以来,吉敷也不知是第几次走过大灯笼下了。他进入最前方的簪饰店,出示警察证件,询问当时花魁道中的事。
“上个月二十六日花魁道中游行时,游行的队伍也经过这儿吗?”
“是的。”中年老板娘声音里透着不安。
“当时有过什么奇怪的事情吗?”
“奇怪的事情?没有。”
“没有注意到?”
“是的,因为人太多了。”
“当时你见到过这位老人吗?”吉敷拿出行川的照片给对方看,“身高不到一百五十公分,非常瘦小。”
“不,人太多了,我没有注意到。”
吉敷就这样沿着仲见世街由街头至街尾询问着,但结果还是一样,每一家店的人都是相同的回答——人太多,什么也没有注意到。
吉敷离开仲见世街,进入橙街。花魁道中的队伍应该也经过这里。
橙街的商店并不像仲见世街的商店那样,街道两旁都是一些咖啡店、食堂、柏青哥[4]店等,大部分不是开放式店面。即使这样,也可以推测在花魁道中游街时,店内的人会出来观看。
这条马路的人行道和车道是分开的,路面较宽,或许能够有什么新发现。
吉敷还是从橙街最前头开始进行查访,但结果和仲见世街相同,没有什么收获。很多人表示的确到店外观看过游街,却并未见到特别奇怪的事,也没有人看见带着口琴的瘦小老人。
不知不觉间,夜幕低垂,吹拂脸颊的夜风也有了凉意。
还是没有进展。夜更深了,在吉敷眼前,将商品搬入店内、拉下铁卷门打烊的店家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