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坂杀人事件(第5/10页)

当晚的调查就此告一段落。警察记下了我们的住址姓名等信息,采集了明智的指纹。当我们准备回去时,已经过了半夜一点钟。

如果警察的搜查没有疏漏,证人们也没有说谎,那这着实是一起不可思议的案件。而且我事后得知,小林刑警在那之后做的所有调查都徒劳无获,案情仍停留于事发当晚,毫无进展。证人们都是可信之人。联排房屋里的十一家住户也没有可疑之处。对死者的老家也进行了调查,并无不妥之处。至少小林刑警——如前所述,他被誉为名侦探——全力侦查过后,只得出了“此案匪夷所思”这一结论。后来还听说,小林刑警要求带回的唯一证物,就是那个电灯开关,上面也只发现了明智的指纹,其他一无所获。明智当时或许有些匆忙,开关上留下了很多指纹,但全部都是明智的。刑警认为,明智的指纹或许把犯人的指纹覆盖了。

各位读者,读了这个故事,大家是否联想到了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或者柯南·道尔的《斑点带子案》呢?换句话说,是否会想象这桩命案的犯人不是人类,而是猩猩或者印度毒蛇之类的呢?其实我也这样想过。但东京D坂附近不会有这类生物,最重要的是,有证人透过拉门的缝隙看到了男人的身影,若是猿猴之类的生物,不可能不留下脚印,而且相当引人注目。加之死者颈部的指痕毫无疑问是人类留下的,蛇缠到脖子上根本不会留下那种痕迹。

言归正传,当晚我和明智一边往回走一边极其兴奋地讨论了很多。举一例来说大致如下。“你知道巴黎的Rose Delacourt凶杀案吧,是爱伦·坡的《莫格街凶杀案》还有勒鲁《黄色房间的秘密》的素材原型。即使过了一百多年,这桩离奇命案仍然是个未解之谜。我联想到了那起案子,今晚的案子也没有犯人逃走的迹象,总觉得和那起案子很是相似啊。”明智说道。“确实,这起案子相当匪夷所思。经常有人说,日本的建筑物里不可能发生外国推理小说中那样复杂难解的案子,不过我不这么认为,而且现在真实发生了。虽然不知道能否找出凶手,不过我想试着调查一下。”我说道。

之后,我们在一条小巷口道别。明智转过小巷,以他独特的走路姿势晃着肩膀快速离去,穿着花哨条纹浴衣的背影,在黑暗中十分醒目,莫名地令我印象深刻。

(下)推理

凶杀案过后十天左右,一天,我去明智小五郎的住处拜访。在这十天里,我和明智针对此案做了什么,思考了什么,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各位读者可以从我与他当天的对话中推知一二。

在那之前,我只与明智在咖啡馆见面,拜访他的住处当时还是第一次,之前听他提到过住址,所以找起来并未费事。我站在一间看着像是明智住处的香烟店前,向老板娘询问他是否在家。“啊,在的。您稍等,我去叫他。”

说罢,老板娘走到店面后的楼梯口处,高声叫明智的名字。明智租住在这里的二楼,不一会儿,听到他奇怪地应了声“喔”,嘎吱嘎吱地走下楼来,一见是我,满脸惊讶,道:“哎呀,快请进来。”我跟着他上了二楼,却在信步踏入房间之时,吃了一惊。因为这房间的布局实在太不寻常。虽然早知明智是个怪人,却不曾想竟怪到如此地步。

其实倒也无甚其他,只是四张半铺席大小的房间内,全部堆满了书。只在正中间的位置稍微露出一小块下面的铺席,其余空间全都是书。下方沿着四周的墙壁或拉门几乎铺满整间屋子,上方逐渐缩窄,像堤坝似的一直延伸至天花板。没有任何家具,我甚至怀疑他究竟是如何在这房间里睡觉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宾主二人根本无处落座。若是转身时稍不留神,就有可能碰倒书摞,瞬间被书山淹没。

“房间太小了,也没有坐垫。不好意思,你就找本软些的书来坐吧。”

我挤进书山,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坐下的地方,由于太过诧异,坐在那里茫然环顾四周许久。

对于房间如此与众不同的明智小五郎其人,我想我有必要在此作一番介绍。不过我与他只是萍水相逢,他有怎样的经历,靠什么过活,怀有何种人生目标,这种种事情我一概不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像样的工作,是个无业游民。硬要说的话,大概可以算是个学者。虽说是学者,却也是个相当怪异的学者。他曾说过“我在研究人类”,但我当时并未理解其中含义。我只知道,他对罪犯侦探之类抱有极大的兴趣,并且知识储备相当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