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魔法二宗的破解(第15/21页)

在近期内,玲珑屋除了荣应泰和小梅之外,根本没有别人进去过。

凶手既然没有进出过玲珑屋,那么,他又是怎么把毒物下到荣应泰放在书桌上的杯子里的呢?

于是,由这个问题引出了第二个猜想。

凶手可以通过小梅所准备的食物、饮料,来将毒物送入玲珑屋吗?比如,在厨房就提前下了手。或者,在半路上装作偶遇,并用类似于“看,那朵花开得真漂亮啊”之类的话来引开小梅的视线,然后用藏在手心里的针筒对托盘中的饮料下毒。

但小梅的话消灭了这个猜想。午饭根本没有被送进去。

因此,下毒可能的途径,剩下的就只有两条——杯子和水源。

凶手在杯子上和冰块中下毒,已经是近代至当代的推理小说中被用滥了的桥段。但这种手法在生活中却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因为它极其隐蔽。大多数没有犯罪经验的人,只能想到在水中下毒这一层而已。

可即使是隐蔽的下毒方式在本案中看上去也不适用,因为凶手根本没有机会进入玲珑屋,他更没有办法在屋子外面,对屋内书桌上的茶杯下毒。

还有一种特殊的密室下毒方式,在这里也不适用。千行曾在一部西方的推理小说上看到过这种方法。凶手通过长期训练,可以在屋外透过窗户上的铁条间隙,将杯中的水甩出一定距离,精准地甩入屋内的另一只杯子里,丝毫不外漏。且不说这听上去很“理论”,就是按照那本小说中的描写,凶手真的做得到,他也无法将水精准地甩入书桌上的茶杯里。再进一步,即便他使用了注射用的大针筒来进行远程发射,也是无法做到的。毕竟,从最近的窗户到书桌距离十米以上,而且窗户全都是关闭的。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不太靠谱但在推理小说中常被用到的可能性。茶杯是荣应泰自己拿到窗边,被人用特殊方法偷偷射了毒液之后,又拿回书桌的杯座里。然后荣应泰喝了它,才中毒身亡的。

由于每扇窗户都是上锁的,而窗户边也没有可以临时放茶杯的地方,因此这种概率极小的可能性也没有了。

那么,凶手恐怕就只剩下在水源上做文章了。

在水源上下毒,最好的办法是下到玲珑屋这根独立水管上,净水器和水龙头之间的那一段。那样做的话,龙头里出来的水是有毒的,水中的毒物没有被净水器滤掉,同时毒物也不会影响到通往其他管道的水源。

由于净水器和水龙头都在屋内,最理想的方案行不通。而在屋外的水管上下毒的话,不但可能引起水管泄漏而引人注意,而且还会因净水器的存在而达不到下毒的良好效果。

倘若在凤栾山上的泉水源头下毒的话,结果将是荣府的人都会被毒死。这不是凶手的终极目的。再说,荣府的人如果都死了,剩下没死的人就是凶手。这再明显不过了。

看来……这也行不通。

厨房、食物托盘、杯子和水源,这四条可以下毒的途径,全部被堵死。

小梅的证词经过所有荣府人的证实,没有偏颇的地方。她只是一个仆人,与荣家的财产继承没有丝毫关系,也没有理由做出假证。她所反映的情况,就是实情。

在她所提供的五条线索中,如果硬要从中得出一丝丝可能性的话,那就只能是第一条了。荣应泰不许别人进入是不假,可是有没有可能这一天例外呢?有没有可能,因为什么特殊的原因,荣应泰准许凶手进入了玲珑屋?

可千行很快就发现,即使是这样穷极追索,答案也是相同的。即使凶手可以顺利进入玲珑屋,难道就意味着他有机会下毒了吗?非也。荣应泰的疑心病堪比东汉末年的曹操,在他的面前下毒,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再者,平时就不许人进入的玲珑屋,一旦今天开戒,主人难道会松懈吗?不,他的警觉心势必会远超过平日。退一万步来说,假使那个凶手真的是个可以妙手空空的魔术大师,能够当着荣应泰的面成功下毒,那么,他又是怎样做到反锁门闩,全身而退的呢?难道……他会穿墙术不成?

不,世上绝对没有穿墙术这种东西。那只是上古的传说。

可是,凶手是怎样穿过密室之墙的呢?

千行想到了前次发现的三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