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罗生门(上)(第3/11页)

“是吗?”

“她是谁?”

“呃……现在正在调查之中,还不知道她和本案是否有联系。”安力为选择了回避。

“这家公司……和令尊的企业没有什么关系,是吧?我是这样听说的。”千行饶有兴趣地问。

“是的。五年前我和几个同学好友一起创业的时候,曾向父亲贷款一百万,第二年盈利之后就连本带利还给了父亲。所以,严格说来,从万德富的创立开始,其实就与传统的荣氏企业没有什么关系了。理想国是去年才注册的公司,和荣氏企业更加不同。业界人士总是愿意把父亲代表的传统荣氏企业称为‘旧荣企’,而把我的两家公司称为‘新荣企’。这只是习惯上的称谓而已,实际上并没有业务来往和裙带关系。”

“嗯,有意思,这个称谓其实恰如其分。俊赫哥代表的‘新荣企’是以年轻人的奇思妙想、开拓精神和由共同理想而来的凝聚力为基础的创意型企业,而令尊所代表的‘旧荣企’,是以传统的等级制度、流水线管理、垄断经营和官商勾结为基础的传统型企业。其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千行用了‘官商勾结’这个贬义词哦!一般来说,官方语言叫作‘优化组合’,或者‘政府搭台,经济唱戏’。我对父亲一直保持着尊重和敬佩,所以不会赞同你使用那样的词汇。”

“抱歉,失礼了。”

“不过,对于与建筑业相关的传统企业来说,大体就是千行说的那个意思,实质上就是一个‘资源和财富的洗牌过程’,其根本,靠的是强权的支撑,类似于一百年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跑马圈地’。”荣俊赫并没有表现出怪罪的语气,听起来倒是颇有几分赞许的意味。

“嗯。那么,俊赫哥要开辟的,是新大陆。很佩服你们的开拓精神和创业成就,有时间一定要跟你讨教有关商业经营方面的知识。”

“成就还谈不上,讨教也不敢当。创造全新的企业,是我和员工共同的理想。不过,千行要是在这方面愿意和我交流的话,我非常高兴。”荣俊赫谦虚道。

“那太好了,一定。不过,遗嘱公布之后,是否意味着您的两家企业一定会改制,因为无论您是否最终成为家督,权力、金钱和情势都会产生变化,势必导致您无法再保持现状呢?”

“变化是一定有的,而且肯定不小。不过,现在还不知道结果,我想也不必杞人忧天。还是等这个变化来了再做调整,比较妥当。老话不是这样说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应自然最好。”

“怎么?俊赫还没有做好应对的准备吗?”安力为问道。

“没有。还不知道未来要面对什么,盲目准备只会浪费资源。”

千行冷不丁问道:“听说玲珑屋的设计和建造,都是由林念祖负责的,对吧?”

“是的。设计图是念祖亲自做的,工人也是由他找来的。那段时间,念祖真的很辛苦,白天要应付公司里的繁忙事务,晚上还要到府内来监工,有时候甚至亲自上阵。可以这么说,玲珑屋的建造是在他的严格监督下完成的。”

“怎么?林念祖还亲自参与工人做的事吗?”

“是的。可能是出于精益求精的责任感,担心工人对他的设计落实不到位吧,他经常爬上屋顶去和工人们一起干活,即使我们看到后想上前帮忙,他也总是笑着说不用。”

“他还真是身体力行呢!”

“是啊!为此,父亲经常会在别人面前对他大加赞扬。他在平常的工作里也是这个习惯,事必躬亲,或许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赢得了员工们的拥护吧!有的时候,我反而觉得员工们对于父亲,敬畏多于爱戴。”

“比起林念祖,令尊更缺乏亲和力吧!”

“恐怕是这样。”

最后,安力为将记事本翻到有关五个节点的记录内容,询问荣俊赫在各个时间点上的行动情况与有关证明。

根据荣俊赫的回忆与叙述,安力为在记事本上一一标注了删除和疑问的记号。

叶淑娴失踪当晚,因为必须准备公司来年推出的全新网络商务平台,从傍晚六点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凌晨一点,荣俊赫一直在公司会议室里,与八个业务骨干一起讨论方案。与会者还有省商务厅的陆处,以及从北京专程赶来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中的一名特派官员。叶淑娴的失踪是在晚上十点二十瞬间发生的,根据目击证人的证词汇总,前后不超过两分钟。可见荣俊赫在这晚的不在场证明毫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