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子的B面(第4/5页)
“你是说,华鼎坤一直暗中对荣家进行着持久战?这可真应了那句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
“进行持久战,靠的是实力、心胸和谋略。与荣家抗衡,只有华鼎坤具备了这些条件。俗话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想想,从两家争夺庭湖新区开发项目开始,至今是不是刚好十年?”
“没错。刚好十年。老夏,华鼎坤这条线,与叶淑娴被害案之间,你觉得有联系的可能性大吗?”
“不好说,咱不能闭着眼睛先下个结论。我只是觉得华鼎坤这条线不能忽视。当然,这样的人物,不是按照我们的传统套路就能对付的,咱也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老夏,这种调查,还真是……”安力为一时想不起什么语言可以用来形容夏军将要面对的情况。
“老安,你肯定奇怪我怎么有这本事,小小一个刑警大队长,在短短两天之内,查出那么多内容,对吧?实话告诉你吧,我早就关注这两个风云人物了。其实,有很多案子,有些还称不上是案子,都跟这两家企业有着说不清的关联。只不过我的能力有限,调查总是困难重重。这回挺好,局里给了我一个调查的机会。或许,在查清叶淑娴被害案的同时,很多曾经的冤案、未解之谜都会浮出水面。”
“我明白你的苦心。”
安力为的确能够深深地理解夏军身为刑警的那一份社会责任心。
当面对一个又一个接手的案件,在付出无数努力之后,却因上面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必须无条件地放弃,作为最后书写虚伪结案报告的刑警,他们的心曾经多少次地受过伤害。
而这些伤害,又有谁知道。
第三节 应泰系
“头儿,夏大。”刘晓伟满头大汗地进来。
“晓伟回来了。坐下,先喝口水。”安力为本想让他喘口气。
“没事。我不渴。”面对着那几双巴巴的眼睛,刘晓伟非常明白自己该立即汇报情况。“李妍的工作情况问出来了。”
“哦?”几个人异口同声。
“那个小姐也姓李,确实是和李妍共事过,在一家叫‘庭湖1号’的高级私人会所。”
“‘庭湖1号’吗?好。我和那个老板有过一面之缘,是个有背景的人物。”安力为很高兴。
“是的,那是一家很私密的高档会所,不对外开放,只招待熟识的会员。据李小姐说,那里的会员净是各地的名流和巨富,客人们来了也只是娱乐,对自己的身份总是避而不谈,几乎没有人因为吹牛而谈起自己的生意和职业。那里的小姐也经过特殊的培训,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李小姐自己就是因为有一次试图套问客人的背景而坏了规矩被炒鱿鱼,无奈流落到社会夜场的。”刘晓伟说道。
“那个李小姐和李妍很熟?”
“也不算很熟。因为都姓李,彼此相处得还不错。不过即使小姐之间,也不能随意打听,所以李妍的具体情况,她所知的也不多。她只知道,李妍出身比谁都好,据说是学艺术的,所以很高傲,不合群,与妈妈桑的关系很僵。不过李小姐被开除后,听说李妍傍上了大老板,而且是比俱乐部老板还牛百倍的大人物。其他的,她就不知道了。”
“妈妈桑叫什么名字?”
“刘琴。”
“好,先喝口水。刚才老夏说了舜华公司的业务单位和荣家的死敌华鼎坤,接下来我大致介绍一下荣氏企业的基本结构。现有的资料或许不够详尽,其余部分慢慢再补充,今天只是让大家先有个概念的框架。”安力为打开文件夹。
“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荣氏企业,已经是一个庞大到难以用集团来形容的家族式企业。按照现在的经济术语,我想用‘应泰系’这个词来表达,可能更为准确。从最初的核心支柱企业应泰地产和应泰建设,到后来的应泰钢构、应泰重工、兴荣陶瓷,整个企业体系已经于五年前获得了全国建筑、地产的龙头地位。此后,荣应泰以业已形成的旗舰为基础,进行了大幅度、各领域的商业扩张,其中涉及百货业、新媒体和金融业,最典型的范例是四年前成立的华东地区最大的百货连锁企业——庭湖百货。这一系列集团企业的法人,都不是荣应泰本人,表面上看,好几家公司的大股东也不是他,而是他的家族成员,以及发家时的得力属下。但我认为,其核心人物就是荣应泰自己。相对于中央集权制,荣氏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像是几千年前的分封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封建制。各个集团有权自主决定人事任免和业务拓展,但天子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