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辕北辙奇异高空坠亡事件(第7/8页)
这就奇怪了。情况确实像老李描述的那样:人是从二十四层南面的办公室破窗跳楼,却落在了北门的车顶上。等等,还要加上一个因素,安力为刚才听说,那辆红色威航就是叶淑娴的专用车。也就是说,她不但从南面跳窗,如同高空杂技魔术般地落到了北面,而且准确无误地落在了自己的车上。
安力为仔细研究了一下现场勘查技术人员画的大厦整体平面图和二十四层平面图。图画得很精准,正确地标明了叶淑娴坠落的位置,以及窗玻璃碎落的位置。
图上的B点就是位于南面的叶淑娴办公室窗玻璃的破碎位置,与实际的地面碎玻璃落点处于同一条垂直线上。而图上的A点,则是由现场勘验的警察推算出来的,相对于地面尸体实际坠落点的虚拟垂直位置,意即假如尸体是按照正常的自由落体运动而落地的话,应该是从A点开始的才对。
可问题是,A点的窗玻璃完好无损,根本没有任何破损的迹象。不仅如此,根据安力为的亲自查看,玻璃和窗框之间严丝合缝。玻璃、窗框和玻璃胶之间没有一点缝隙,连一个细微的洞都没有。

图4 二十四层平面图
还有一点,这幢大厦的设计极其不合理,办公室的窗玻璃竟是封死的,根本打不开。也就是说,整个办公区域都被设计得密不透风,在这里办公的人根本无法自行打开窗户,空气的流通,就只能依靠中央空调了。
关上门之后的办公室,竟形成了一种现实中的密室结构,如果关掉中央空调,这些房间就能变成实验室里的真空管。当然啰,这并不是推理范畴意义上的密室,因为至少门还可以自由打开。
据大厦的物业部门证实,这幢大厦的设计比较早。当时刚开始流行起密闭式幕墙结构的高层大楼,虽然后来明白了设计具有不合理性,但也没有办法了。办公区域是没有窗户可以开的,幸好设计者在每一层的楼道公用厕所,还保留了几个可供打开的小窗户。从设计图纸上看,只有这些厕所小窗户与步行楼梯之间,应该会形成大厦内微弱的天然气流活动。
方才王亮仔细检查了每层的厕所小窗户,确定都没有一个人的肩膀宽,也就是说,从那里是不可能将人推出去的。
空调的每个出气孔都被检查过了,很窄,确定不可能有人从那儿进出。
储藏室里的三个窗玻璃,都未曾遭到破坏。
看来从A点上是找不到答案了,突破点应该在B点上。
安力为转过身,从储藏室返回叶淑娴办公室,仍将注意力集中到了B点。
玻璃破碎得很厉害,只有窗框的边缘部分仍留存着一些稀疏的玻璃残片,绝大部分的玻璃都掉下去了。安力为回想了一下方才在楼下看见的碎片,再依据窗框大小计算了一下玻璃原来的大小,证明两者大致是吻合的。
这就奇了怪了!
安力为兀自思量。
尸体看上去还真是像老李说的,撞破南窗而掉到了大厦北门。而且位置还那么准,就落在自己的车上。
这不是巧合。
绝对不是!
能够影响到物体在半空中运动轨迹的因素,安力为能够想到的,有风、空气阻力、巧遇的外力等。恐怕科学家能想到的,也就这些了。就这几个因素相互比较而言,风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
假如说,碎玻璃和尸体一起下坠,在半空中遇到了巨大的风力而变线,那么受到影响比较大的应该是碎玻璃才对。应该是碎玻璃绕过大楼,像一堆风筝一样,被吹到了北门附近才更合理。
当然,安力为觉得这也很牵强。
世上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啊!
在安力为思考的同时,他的助手王亮也在做推测。
他更多地是从叶淑娴这个人的角度来进行思考。
叶淑娴是自杀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可以肯定地说不是。
大厦的窗玻璃,不同于一般家庭使用的。由于高层建筑受到的风雨冲击力较大,所以都会采用比较厚的材料。
这是常识,一般人都知道。
单靠叶淑娴自己的力量,恐怕仅仅是冲破这层玻璃的力量都略嫌不够。
人是不容易经受挫折的动物。自杀者也一样。
如果一个自杀者实施的第一次行动,仅仅让自己的脑袋撞起个大包而没能撞破玻璃,那么,她一定会产生挫败感,以及极其微妙的心理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