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案 森林腐尸(第5/6页)
苏媚跟我一起进行昆虫检验,她是一个超级学霸,法医昆虫学造诣肯定比我还高。
我为了在她面前显摆一下,便主动说道:“土埋尸体上面具有法医学意义的昆虫一般有9科19种,其中14种仅发现成虫的存在,其余5种成虫抲蚰虫均存在于尸体上。步甲科和隐翅甲科为捕食性种类,其余均为腐食性。”
苏媚点了点头,对我说:“记忆力不错,你继续讲吧。”
我知道这是一种认可,顿时信心大增道:“我要提出一点,土埋尸体和尸体正常腐烂一样要经历5个阶段,每个阶段尸体上存在的昆虫种类完全不一样,这也是我们判断尸体所处阶段的重要依据。在新鲜期的时候,自死亡直至尸体开始肿胀,历时大约3天,主要是蚂蚁的侵蚀,特别是异前平结蚁活跃地取食血液,以及嘴、耳、腹部等处潮湿的皮肤。肿胀期,蚂蚁依旧存在,还有小粪蝇科和蚤蝇科取代蚂蚁主要成员的位置,在第五天便能见到毛蠓科昆虫。”
苏媚突然打断了我的话说道:“当到第7天为止,小粪蝇科和蚤蝇科的幼虫取食将会变得非常活跃。瘪腐期,蚂蚁和蛆虫取食明显决定了尸体瘪缩的时间和速率。这期间,气味强烈。到了第10天为止,蝇类和蛆虫都非常多。这个时期,隐翅甲科昆虫开始出现,并且取食小蛆虫,延缓腐败速率,瘿蜂科和锤角细蜂科寄生蜂到达尸体。在液体凝结物上会出现真菌和细菌菌落。肢体断碎期,此时期蛆虫和蝇类甚多,毛蠓科、蚤蝇科和小粪蝇科的幼虫在存留的软组织附近特别活跃。螨、跳虫、鞘翅目隐食甲科、双翅目尖眼蕈蚊科以及马陆出现,真菌和细菌菌落覆盖尸体。到本阶段末的时候,蝇蛆爬离尸体。在第30~60天之内,木螨属和一些跳虫成为主食大军。白骨化时期,蚂蚁、蝇、跳虫和螨是主要的成员,蜘蛛、蜈蚣和马陆依旧存在。”
我很惊讶苏媚对法医昆虫学的熟悉程度,简直到了滚瓜烂熟的境界。我咽下一口口水继续说道:“我分别从尸体的伤口处和体内采集了不同的昆虫样本。如果尸体有被移动过,伤口处的昆虫种类将会给我们揭示尸体的第一案发现场,体内的原始昆虫能够给我们揭示尸体的准确死亡时间。之所以非要今天就要解剖尸体,采集昆虫样本,就是因为昆虫产卵的时间最快就在1天之内,必须保持昆虫的纯净性。”
苏媚仿佛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反问我:“如果伤口处的昆虫就在森林里怎么办?”
我挠了挠额前的头发,尴尬一笑道:“犯案地点就在森林的话,那是因为凶手太笨。”
苏媚顿时被我气笑了,她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啊!真不知道沈老师怎会收你当徒弟。”
我并不惊讶她认识我师父,反而觉得有些亲切了,笑着说:“我在尸体周围的土壤里也发现了虫卵,这里面昆虫的纯净度就比较高了。土壤里的昆虫,伤口上的,体内和体外的。首先来看一下伤口上的昆虫,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这是虫卵,长约1cm,略微弯曲,具有纵向、扁平的侧面突起,这是夏厕蝇,曾经被称为‘黄腹侧蝇’的虫卵。而且,我记得没错,样本里有成虫的样本。”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论,我去样品堆里找了好一阵,拿出一个标本来:“你看,这只成虫体长约6cm,灰色。胸背有3条暗黑纵纹,平衡棒黄色,足黑色。这是夏厕蝇的特征。由此我可以确认虫卵属于夏厕蝇。但是,案发地点腹地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昆虫。也就是说,尸体被凶手移动过,并且真正的死亡现场是在室内。”
苏媚顿了顿,提醒道:“你还差点东西吧?千万别忘了沈老的名言警句。”
我立马恍然大悟,补充道:“我知道了,我们继续观察伤口里的样本,里头存在一只幼虫,它第2~6节具有完整前缘棘环,第6节前缘棘环只有1列背刺,所有体节均具有不完整后缘棘环,前气门具有5个指状突,后气门在内气门裂与中气门裂之间有1个小的三角区。这是厩腐蝇3龄幼虫的特性,厩腐蝇在南阳森林里也没有,而两种昆虫同时存在的地方在南明市只有两个区域,一个是南明市天街,另外一个则在南明区。”
苏媚听完我的推论,顿时眼前一亮道:“不错,难怪沈老会收你为徒,还算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