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案 池塘浮尸(第5/8页)
我看着这条消息,久久回不过神来。NASA怎么知道我遇见了难题?付了车费下车后,我带着怀疑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去。结果,一个黑色的包裹正躺在门口。我连忙拆开包裹,里头仅有一个信封。
我打开房门并反锁上,然后打开了信封,信上写着:大头金蝇,丽蝇科金蝇属,成虫体长大型,侧额底部色泽较暗,上有金黄色粉被及黄毛,触角枯黄,第三节(中间省略)……3龄幼虫,体节前缘及腹垫均有顶端强化的多尖端小刺(中间省略)……口钩与咽骨腹角大体等长。(注:3龄幼虫与粪麻蝇和棕尾别麻蝇的幼虫极其相似。)
黄猩猩果蝇,果蝇科,体型较小,成虫体长2~4mm,黄或黄褐色。头具一对前曲眶鬃和一或二对后曲眶鬃(略)……卵具长呼吸角,幼虫纺锤形或圆柱形,近白色(略)……成虫喜腐败发酵味,往往在腐烂植物附近活动。
而且还有黄猩猩果蝇的产卵数与频率,附带一张关于温度与昆虫的发育时间的表格。
第一,与粪麻蝇和棕尾别麻蝇的幼虫极其相似的幼虫其实是大头金蝇的3龄幼虫。按照退蛹计算,没有化蛹的成蝇,这就是第一代。当时的天气预报的温度是27℃,发育成3龄幼虫需要3天的时间。但是,昆虫活动微环境的温度会有所上升,实际温度在30℃左右,那么大头金蝇发育成3龄幼虫需要2天的时间。
尸体处于水中分为6个阶段,分别为新鲜期、漂浮早期、漂浮期、进一步腐败期、漂浮末期、沉默残存期。值得注意的是,新鲜期尸体上只会存在一种昆虫,那就是水龟甲虫。但是,尸体上面出现的昆虫种类超出了我的预想,明显已经超过了新鲜期。
一两天之后,尸体就会肿胀而漂浮在水面上,达到漂浮早期,这就为丽蝇寻找到尸体提供了条件。所以,只有在漂浮期的时候,丽蝇属才会在尸体上产卵。所以,我们发现尸体的时候正处于漂浮期。
也就是说,尸体上浮的时间也就是上浮早期的时间是在3天前。
第二,那只虫卵是黄猩猩果蝇的虫卵。由于水中尸体不能化蛹的特性,所以不难得出黄猩猩果蝇已经完成了一个世代。黄猩猩果蝇在30℃时,从幼虫发育至成虫的时间为165小时,换算下来就是6天左右。也就是说,尸体的入水时间精确到4~6天之前。最终结论是:尸体的入水时间在4~6天之前,上浮的时间是在3天前。因为上浮时间确定,所以往前推,尸体的入水时间是在4~5天前这两天之间。
第三章 意外收获
我又立马赶回法医中心,恰好这时候韩哥也解剖完尸体出来了,在填写尸检报告。
韩哥坐在我对面,他写完报告后说:“尸检结果是,死者死于5天前。以此为凭尸体的入水时间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在4天前,那么凶手是等死者死亡一天之后再将死者投入池塘;二是5天前当场杀害投入池塘。”
我点了点头把自己的发现也讲出来,刚好与韩哥推测出来的时间吻合,接下来就要开始进行失踪人口调查了。由于死者是女性,把身高和年龄等特征整理出来,这样能缩小找人范围,消失时间段也有了,搜查起来难度会降低不少。
老高立刻找领导打了个申请,在死者的时间段和池塘附近的区县展开大范围搜查,其间我和老高也多次走访,看能不能遇见意外目击者,结果都是无功而返,整个搜查工作持续了4天左右。
直到第5天,老高打我的电话并告诉我,有一个叫孙爱珍的老太太前来警局报案,声称自己的女儿失踪多日。我很快赶了过去,一踏进门就听见有老妇人哭泣的声音。转角便见审讯室里,老高端了一杯水给老太太,说道:
“孙女士,您别急,告诉我,你女儿离家那天的穿着打扮是怎样的。”
孙老太太愣了愣,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给老高,老高接过照片一看,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身着黄色连衣裙,五官凑在一起还算好看,酒红色长发,笑起来时脸上有两个小酒窝。
“孙女士,您先在这坐一会儿,我拿照片给警察同志查一查相关信息。”老高将照片发给了局里的信息调查科。
“好,警察同志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我女儿啊,拜托你们了!”孙老太太说着就哽咽了,差点又哭出声来。虽然她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但那双长满皱纹的眼睛满是焦虑,苍老的双手交织着,两腿也开始不自觉地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