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案 火葬场的碎肉(第5/8页)

第三章 变异虫卵

韩哥把虫子拿到昆虫标本库去匹配,但反复筛选多次,发现根本没有虫子符合,仅找出类似昆虫特征或者同期物种。我万万没想到会是这种结局,倘若连昆虫群体都无法证明,找到凶手简直是痴人说梦。

我走了大概10分钟才回到局里,找同事一问,才知道老高这家伙在监控室看监控视频。

我连忙朝监控室赶去,老高现在脸都气绿了,他发现火葬场周围那些小巷子里的探头,都不知道坏了多少年了。我很清楚,案子到现在已经走入死胡同,而我还没能从虫子身上找到关键线索。我不由得摸了摸怀里的虫瓶,心中顿时烦躁不已。

我没敢跟老高说我和韩哥做了实验,只是随便应付他两句后,回到了自己的小窝。我看了看从正常碎尸肉块上收集回来的虫卵,又把被韩哥注射了药水的肉装入保温盒。保温盒主要用于处理尸体上的蝇蛆,一部分处死固定,一部分则用于判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当然,常见的保温盒都用厚泡沫盒制成,底部铺着大量碎木屑或蛭石为垫料。垫料上需放置少许猪肉或猪肝,供尸体上采集回来的蝇蛆或甲虫幼虫食用,确保蛆虫不会突发性死亡,导致案件线索突然中断。

我坐在椅子上看着保温盒里的肉,按照我的预期,等会儿虫卵应该会发生蜕变。

几秒后,保温盒内异变突生,那块打有药水的肉开始衍生出新的虫卵,虫卵从那些密密麻麻的小洞里爬出来。我被这种奇怪现象吓到了,在我的认知里,虫卵很难二次进阶,并且还是在一块打有药水的肉内。

结果,更诡异的事发生了,那些新虫卵开始快速长大,表面开始结出一层黑色虫蛹,大概有小拇指般大小。按照正常的尸虫进化过程,绝对不可能这么快由卵成蛹。我怀疑是韩哥的药水有催化效果,强行刺激虫卵来加快成虫速度。

为了证明这一事实,我开始给韩哥打电话。电话接通后,我便问道:“韩哥,你那药水是不是还具备催化功能?我看见这些虫卵开始疯狂成长和吞食同类,还产生了全新的虫蛹,目前还没破蛹而出。”

韩哥似乎一点都不意外我会联系他,他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小靳,你发现了催化功能?不过,这个涉及法医毒理学,能研究一下表面技术,但千万别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因为我们的希望都在你身上。”

我自然知道韩哥所指何事,索性直接转移话题:“韩哥,我还要继续观察虫的变化?”

韩飞仿佛也知道我的反感,吩咐道:“继续观察,你会有很大的发现,我相信你能抓到凶手!”

说完这句话,韩哥直接收线,我则耐心继续观察虫瓶内的变化。原先那些已经化蛹的虫卵开始慢慢蜕变,一点点地破蛹而出。转眼之间,已经有一只虫完成蜕变降生了。我把虫瓶打开用镊子把虫夹出来,放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盘上。

取虫结束,又把虫瓶封好,以免影响虫子孵化。我从抽屉里取出一根昆虫针,由于有些虫子体积过小,不方便固定,便诞生了昆虫针。针形与普通大头针相似,但比较细长。针的粗细长短不同,分为7种型号:00号、0号、1号、2号、3号、4号、5号。00号针头最细,直径仅有0.1mm,每增加1号,其直径增加0.1mm。0~5号针的长度是39mm,粗细各不相同。5号最粗,用于体积较大的昆虫。

我先把昆虫针直刺入虫子胸部的正中央,这样是为了保证昆虫的某些重要特性不会被损害,并方便后期制作成标本保存。在刺入的同时,要避开胸部腹面的胸足基节窝,把针穿刺在右翅鞘的内前方,卡在右边中足和后足之间。

我发现,虫子被刺穿的瞬间,尾部突然喷出一摊绿色液体,将我吓了一大跳。尾部喷发出的液体带有腐蚀性,这让我想到了一种名叫常齿股蝇的昆虫。此虫长7.0~8.0mm,等于两后单眼外缘间距,额鬃达单眼三角附近,前股端腹面有齿。中股基部腹面生有浓密长毛,后股近基部无强大的刺。

而它的蛹长为8mm,宽为2mm。第8腹节有若干密集的同心圆式小沟纹状雕刻;后气门大,呈放射状,后突起短小。咽骨背腹角略等长,背堤发达,背角略狭。滋生在人和腐败的动物之中,发育周期为23~25天,所需温度为16℃~28℃。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类虫子,会在人的身上留下自己的独特气味,只要一靠近便会有强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