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欢(第2/5页)
五
收到弦玑捎来的信鸽。公子光已成了吴国的王,内患解除。让我找准时机,杀掉楚王。他们会即刻出兵伐楚。到时自然会前来救我。
我把信看了三遍。希望能找到关于他想我的蛛丝马迹。然而,除了交待任务,再无其它。
烛火最终,把它们烧得一干二净。我不能留任何痕迹,让楚王起疑心。
我必须找到时机,伺杀楚王。哪怕艰难,只要弦玑吩咐,我便照做。且要做得完满。只为得到他一个赞许的眼神。
很久我没有再去桃树下。只在亭阁中,思忖着除掉楚王的法子。于是很多天,我在寝宫中,听到遥远的箫声,凄凉地传遍楚宫。
太子无欢的箫声,让我更加思念吴地的弦玑。
六
那天,本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楚宫内,却瞬间寒凉下来。楚王在六十大寿之上,忽然暴毙。脸色紫黑。医官说,应该是中毒,且毒性无比。
大臣们强烈谏议,斩了那天,所有碰过吴王杯子的宫女厨师。
血流如河。这些似乎并不能减少他们的不安。将矛头指向了我。他们说,那些宫女虽该死,但却不是真凶。他们没有这么大的野心。而艳妃,你是吴人。
那又怎么样,难不成你们认为,作为大王妃子的我,有嫌疑不成?我为什么要杀他?谁相信,我会杀了自己的夫君?
这时,太子无欢走过来,问,你到底有没有杀父王?告诉我,只要你说没有,我便相信。
我摇头,没有。
他转身对大臣们交待,我相信艳妃。谁要是再无中生有的猜疑,格杀勿论。
然而,我终究还是被囚于铁笼之中。因为,吴王的军队,已在纪郢城外扎营。他们不相信,事情会如此巧合。
我已不怕。我知道弦玑会来救我。
七
鹿台之上,无欢两眼呆滞,俯眦着脚下,囚于铁笼中的女子。满地陶瓷白的碎片,一如江南浅水流溪。寂寞到底,清澈如泪。
终究是场空欢。欢如桃花,空如我心。
他说,艳妃,我会带你走。即便放弃太子地位,我也要带你走。
我摇头又点头。从始至终,我希望来带我走的人,从来不是他。但这些,我如何对他讲。我只是梨花带雨般地微笑。
几日来,他都会来看我。他说,无论如何,他会说服大臣们,放了我。
我问,为什么对我这么好。你喜欢我?
不是,因你是父王的宠妃。
他终究不肯说出他爱我。虽然这对我并不重要。我心里眼里,只装着一个陆弦玑。他爱不爱我,才是我最关心的。
八
黑衣蒙面的刺客,出现于铁牢之中。
我知道,是陆弦玑来救我。我欣喜他终究把我放于心上。却是陌生男子的声音。他说,主人无法亲自出面,所以派我来。
我想他是怕万一被逮住,扯出吴国来,我明白他的苦衷。只要陆弦玑,他能想到来救我,就证明他心里有我。
彼时,陆弦玑站在吴国营栈外面。不过两载春秋,我们却生疏得连彼此靠近的勇气,都没有。
就那么望着。中间隔着茂盛的绿草。
他说,你受委屈了,艳奴。他的眉眼间,皆是平淡。并没有我幻想中的热切与想念。
我像个孩子般,蹲下来哭泣。他只是劝我别哭。却不明白我为何而哭。他不明白,一个女子牺牲贞操,牺牲所有,为他费尽心机,不过是因为她爱他。而这爱必须要以证明被爱着,才甘心情愿。
九
那场战争,以楚国割让两座城池为代价,宣告结束。吴王亦知,若不如此,持续下去,吴国也会损失惨重,还不如养兵蓄锐,以待来日再战。
我随着吴国的毡车,离开楚地。那天,我听见遥远城楼上,传来楚地箫声。无欢的箫声,我知道。
在楚宫,他的箫声曾陪我度过很多个凄凉的白昼。
弦玑与吴王在车内饮酒。他不问我在楚宫如何度过。也不问我两年来过得可好。而我是多么希望,他在我身边,耳语软侬。说什么都可以。
箫声终至淡无。我想,不多久以后,无欢定会忘记那个叫北宫艳奴的吴地女子。
然而,我的心,为什么会有一点点的疼?
十
弹指时光老。依旧青石路,杨柳枝,桃花香的江南,却不似两年前的旧貌。虽亭台楼阁未变,却总觉得哪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