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重力论文(第20/29页)
高级智慧生物离不开硕大的头颅,因此也需要躯体大到一定的程度以支撑这颗大脑袋。这才是符合设计目标的形象。然而,由于小行星的碰撞,作为进化舞台的地球表面却再也无法承载造物主所设想的高级智慧生物了。在其强大的引力之下,智人的脑袋显得过于硕大,身体构造上呈现出与恐龙相似的缺陷,背上了短命鬼的宿命。
作为四足行走的猿类时代的印记,智人的腰椎,也就是脊椎骨的最末端,并不是从骨盆笔直的向正上方生长,而是略微斜向前方,然后再缓缓上仰,换句话说,整个腰椎翻成一个弓形后,形成脊椎骨,脊椎骨微微后倾,然后在胸部的位置又恢复成前倾,与颈椎相连,托着头盖骨。也就是说,从侧面看去,整条脊椎骨画出了一个S形状。
这种S形的脊椎为两足行走的智人带来了减振的缓冲效果。在身高一米左右的“猿人”阶段,这种结构特征还不显山露水,可随着身高的增长,最终到了智人阶段,脊椎骨就清晰地呈现出这种S形弹簧的特征了。
可是,由于后天不管三七二十一地选择了直立姿势,智人注定要患上腰椎病。来自于大脑和头盖骨的自上而下的负重,时常会造成人的腰椎中有两三个椎体向前滑移,这种病就是伴随着剧痛的“腰椎滑脱症”。腰椎间发挥着减振作用的软骨——“椎间盘”也会遭到损伤而向后突出,压迫神经使人苦不堪言。
这表明,对于受又大又沉的脑袋所迫,不选择两足直立行走的畸形的高等生物来讲,现在的地球引力实在是太强了。在这个行星上,生物采取四足形态才是顺应天时的,对于体重八九十公斤、后天性的两足直立行走的生物的骨骼来说,适当的引力应该为目前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我们只能说,智人作为这个行星上的居民是“不合格”的。
为此,大猩猩将腰椎骨的数目维持在四块,比人类少了一块,从而确保了腰椎的稳固。这是一种为了未来所设想的完全直立而做准备的进化选择。但是,它们也因此再也无法灵活地扭腰晃胯了。
不过,对于两足直立行走的生物来说,地球的引力所带来的最大风险还并不是对于骨头,而是内脏。内脏原本是为腹部与地面平行的四足动物而发育出来的,因此,大肠等器官所面临的工作流程就变成了需要沿着与引力相反的方向将消化物往上推。
由于生活方式和个体的差异,有的个体出现了内脏下坠的现象。比较典型的有胃下垂等,下方的脏器掉进骨盆里面,抱成一团。不过,比起这些来,分娩问题更为令人头痛。
女性智人的骨盆比男性的要大,当中开了一个大洞,哺乳动物各个如此,这是为了分娩所做的准备。经过妊娠期,迎来了分娩期后,胎儿就离开子宫,穿过骨盆中央的大洞,从两腿间的开口部分踏入人世。这是所有的有胎盘类生物都在从事的保留种族的繁殖行为。
四足动物中的雌性,她们的骨盆正中间都有一个足够大的利于繁殖行为的开口。现在的大猩猩、黑猩猩虽然频繁地采用直立的姿势,可它们中的雌性也是在骨盆的中央开出了足够大的口子。
然而,唯独作为高级智慧生物的智人,她们的骨盆开口大小不甚理想,想让胎儿通过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较之其他动物而言,只有女性智人才会经常遭遇难产。高级智慧生命甚至面临着这样一种窘境,她在获得了发达的智慧的同时,却有着一个在所有生物中最不利于分娩的身体。
原因就在于,她舍弃了不伦不类的前倾姿势,选择了完全直立的姿势以及直立状态下的两足行走。从大脑穿过脊椎的连线构成了一条朝向地心的垂直线,因此,这条线自然也穿过子宫和子宫下方的开口,不只是胎儿,她们的内脏也同样面临着从这个开口掉下去的风险。
因此,智人不得不费尽思量地规避这种风险。为此,她们在朝向身体直立的进化过程中,唯有尽可能地缩小骨盆中间的这个洞。否则的话,在引力增强了的这个星球上,生活会变得危机四伏。并且,她们骨盆下方的肌肉也变得十分发达,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支撑、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