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隐形的杀手 5、弹道(第7/11页)

鸿野警官的声音低沉且带有威胁性,稍微胆小一点的人听了,搞不好会吓得失禁。不过听在老朋友阿径耳里,就知道他现在心情还不错。

“不过比起之前请的那个年轻美眉,现在这个外国人讲的日语还正确多了呢。言归正传,有什么发现?”

“完全没有头绪。你这个小偷发什么神经啊?干嘛一头栽进凶杀案?”

鸿野低声地说。

“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警方断定久永专务是凶手的证据。”

“什么都没有啊,只不过因为案发现场是密室,其他人都无法进出罢了。”

“不过,侦办的员警应该有人质疑吧?”

“质疑?什么事啊?”

“少装蒜了,那你认为呢?久永专务有嫌疑吗?”

鸿野冷冷笑了一声。

“要是能用我的心证判断,我不就变成测谎器了?”

“如何?有嫌疑吗?”

对话间隔了一秒左右。

“话也不能这么说啦,不过,就因为他是个半痴呆的老先生吧,很可能不记得自己犯过案啊。”

“指纹的事怎么样?反正一定找不到吧?”

正想试着探点消息,鸿野的声音马上变了调。

“你怎么知道指纹那档事?”

“我也到现场做了调査啊,看了不少东西。”

“你连专务室都进去了?”

阿径吃了一惊。鸿野所说的并不是监视摄影机,而是在别处发现的指纹。

原本想单刀直入地直接发问,但是秃鹳鸿这小子,只要嗅出猎物的气味,保证会拿来做交易。阿径太清楚对方的个性了,如果善用引导技巧,让他觉得是自己在询问的话,他应该就会言无不尽了。

“整个楼层每个角落我都看过了。案发现场虽然在社长室,但那间办公室和专务室、副社长室都是可以相通的吧?照理说,应该在三个办公室外全都贴上封条,做好现场的保持才对,不是吗?”

“没办法做得这么彻底啊,因为公司的法律顾问说会影响公司业务之类的。”

鸿野的声音听来变得有些无奈。

“但是,三间办公室都已经经过彻底的监识……。喂!别岔开话题啊!你到底是怎么注意到门把的事?”

事务室,接下来是门把。整件事情串连起来了。

阿径继续说着,谨慎选择自己的用字遣词。

“第一,久永专务应该几乎不常开通往副社长室的那扇门,因为他们两交情实在不怎么好,况且,他本人也不记得最后一次碰触门把是什么时候的事情。第二,那扇门的门把曾相当频繁地被擦拭过。”

“怎么连这种事都知道?”

“那个门把表面不是镀金,而是货真价实的黄铜,应该是进口的古董吧。黄铜制品的表面如果没有经过特殊加工,一下子就会氧化成黯淡的褐色。要不是经常擦拭,是不可能保持现在这种色泽的。”

“嗯,你这浑小子,观察还是这么仔细啊。”

“从以上两点看来,在案发之前,在专务室通往副社长室的门把上残留久永专务指纹的可能性,应该是微乎其微吧。”

“那又怎么样?”

“假设久永专务是无辜的话,那么门把上应该找不到专务的指纹才对。而在找不到指纹的情况下,对专务将有利许多。因为想要往返于专务室与社长室之间,而又能避开监视摄影机的拍摄,就只能选择经过副社长室了。”

鸿野思考了一会儿。

“但是,就凭门把上没有指纹,能成为无罪的证据吗?就算后来没能擦掉……也说不定他戴了手套。”

“找到手套了吗?”

“没啊。不过,就算没找到手套又怎么样,只要用手帕包住手就行啦。”

听着鸿野的借口似乎有些诡异,阿径不禁感到事有蹊跷。

为什么他的推论会从“戴着手套”转而成“用手帕包住手”呢?最自然的推测,应该是空手握住门把,之后再用手帕把指纹擦掉吧。

不对!鸿野刚才说的是“就算后来没能擦掉……”,他凭什么断定凶手没能擦拭门把呢?

这就表示,门把上残留了没被擦去的痕迹。如果真是这样,又到底是什么呢?阿径试着继续套他的话。

“残留在门把上的指纹,知道是什么时候留下来的吗?”

秃鹳鸿忍不住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