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隐形的杀手 2、防盗顾问(第7/14页)
“根据监识结果显示,社长头部的伤口是由带有平面的钝器造成。在凶案现场的社长室里虽然没发现类似凶器的器具,但是从玻璃茶几上却检验出微量的血迹。”
“是啊!”
纯子细细领会自己苦闷的心情。警方完全不公开搜查的结果,连打听玻璃茶几这个线索,都还是费了九牛之力。
车子完全没动,号志灯却又变了。榎本不耐烦地又拉起手煞车。
“我发现第一个疑点。为什么警方排除意外的可能性呢?这应该是最一般的解释吧!”
“你是指偶发的意外,例如社长向后昏倒、致使后脑部受创是吗?”
“是啊。除了高龄,加上又是刚睡醒的话,很有可能发生这种事吧?”
“最初警方似乎也这么认为。只是在监识过具体意外的条件之后,似乎发现有些不合理的现象。”
“什么意思?”
“由头部受伤的位置显示,遭受撞击的是在后脑部以及头顶交界的部位。而使用假人做过实验后,发现如果要自然撞击到这些部位,除非身体呈几近水平的姿势,或是双脚朝上落下,除此之外的情况是绝不可能造成的。”
“原来如此。如果是自然情况下昏倒,即使同样伤到后脑,也应该是撞到稍微下方的部位才对。……那比方说,肩膀先撞到桌子,之后顺势撞到头部。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纯子摇了摇头。
“这个可能性似乎也讨论过,不过在角度上也不可能。况且,照理说,最初碰撞的地方应该也会留下痕迹才对,但是除了头部之外,连个瘀痕也没找到。”
“若真是这样,那就更诡异了。”
榎本低声呢喃。
“难道专务是把社长整个人抬起来,再将他头上脚下抓去撞桌子吗?或者他是用柔道过肩摔的技巧,把社长整个人甩到空中再撞击吗?”
“我也觉得说不通,但是警方却认为另有其他凶器。”
“其他凶器?是什么?”
“专务的房间里有个大型的水晶玻璃烟灰缸。他们认为,如果用烟灰缸底部重击的话,也会形成相同的伤口。”
“从烟灰缸验出了血迹吗?”
“没有。我刚才也说过,专务的手帕、衣服、放在室内的纸张等都检査过了,完全没发现任何擦拭过血迹的证据,或是用来覆盖烟灰缸的物品。”
“专务应该也没机会能处理掉这些物证吧?”
“你说的一点都不错。”
“再说,若是真有其他凶器,那么,玻璃茶几上的血迹,就成了伪装的误导证据。”
榎本陷入沉思。
“既然办公室里放了烟灰缸,表示专务抽烟吧?”
“是的。”
“社长也抽烟吗?”
“没有。他非常讨厌烟味,连别人抽烟也无法忍受。据说专务也只能偷偷的关在自己办公室里抽烟。”
“这么说来,专务就不可能为了想抽烟而拿着烟灰缸到社长室罗。再者,特地从自己办公室带着凶器,意外杀了人之后,再赶忙进行善后,这样的安排也令人难以想像。但是,若是所有细节是经过计划,那也太过愚蠢。怎么可能故意在自己最容易被怀疑的情况下下手呢?”
“就是说啊!果然专务不可能是凶手。”
纯子仿佛从榎本的推理之中获得勇气。
“如是这样,只能推测是有人想嫁祸给专务……”
“不过,就算这么想,也还是有些无法解释的疑点。”
好不容易脱离了车阵,榎本猛踩油门。
“换成是我的话,如果真想嫁祸给专务,大可进行得更彻底。比方说,将沾有专务指纹的烟灰缸放在凶案现场,而不是专务办公室。况且,撞击的力道不上不下的,这点也令我存疑。实际上,社长并不是当场死亡吧?”
“是的,颖原社长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长裤裤管被卷了起来,还沾有地毯的细毛。判断应该是在房间中央的位置遭袭,之后自行爬到接近门口的地方。”
“这么一来就更奇怪了。”
榎本双眼凝视前方说着。
“如果留下社长活口,那么凶手的身份就很有可能被识破。既然如此,为什么没补上最后的致命一击呢?”
榎本将吉普车驶入六本木中央大楼。一楼的停车场虽然有四个停车格,但全都停满了车。榎本开进专用电梯,进入地下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