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1997年 初冬(第16/17页)

养父带着几分自嘲的口吻说话了:“保持着一定距离的夫妻,是最好的夫妻。”

养母面对梁平,眼睛微微颤抖着:“同样,你跟你喜欢的人是不是也保持着距离呢?我常常这样想。我的意思不是不让你保持距离,可是,做得过分了的话,有时会更深地伤害对方。你不结婚也没关系,不要孩子也没关系,但如果有可能的话,要找一个能够互相理解的人。你认可她,同时也得到她的认可,俩人一起过下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挣扎着过活,不用说会伤害自己,说不定还会伤害别人。一个人把一切都承担起来的做法,不是一个成熟的大人的做法。信任他人,依靠他人,同时也得到他人的信任和依靠,才是成熟的表现。不必太着急,试着慢慢敞开自己的胸怀怎么样?试着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别人怎么样?不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原谅了自己又怎么样?……”

说到这里,养母说不下去了,慢慢低下了头。钢琴曲的演奏达到了高潮,震撼着梁平的心灵。

养父笑起来:“你突然说出这么一大套高深的理论来,我简直不知所措了。”

“是啊,”养母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马上又用手捂着眼睛,挡住涌出来的泪水,抽泣着,“这个也想跟梁平说,那个也想跟梁平说,想了很多……很多……对不起,胡说了这么半天……”

“你看你,哭什么呀!”一丝苦笑浮现在养父脸上。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手绢递给老伴,对梁平说,“你妈呀,托你的福,变得喜欢动脑子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想了很多……我呢,什么都没想过。”说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晚上11点餐厅关门时,三人才一起回房间去。养父喝醉了,走路摇摇晃晃的,梁平一路搀着他。

梁平刚安排养父在床上躺下,养母却劝养父喝茶:“他爸,喝杯茶吧。”

一家三口在沙发上坐下,养父满意地吐了一口气说:“今天太高兴了,谢谢你梁平!”

养母也跟着说:“真的,谢谢你了!”

养父吩咐道:“喂,快把送给梁平的东西拿出来!

养母答应着,从旅行包里拿出一个小包袱来:“这是赞歧面条【注】。我说这边也买得到,可是你爸爸他……”

【注】发源于日本香川县绫南町,据说赞歧面条是以奈良时代从中国唐朝传来的唐果子为原型的,形状像馒头,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一直被贵族们所喜爱。——欧阳杼注

养父说:“梁平说过,这家店的赞歧面条好吃。”

“你上高中的时候,我坐一个钟头的车去给你买过。”

“你就别说这个了。”养父责备道。

养母笑了:“买得多,跟谁一块儿煮了吃吧。”

梁平道过谢,认真地说:“本来想多陪你们几天,带你们到处转转,可是……“

养父连连摆手:“不不不,足够了,足够了!几年的快乐加起来也抵不过今天一天的。我高兴啊!好好儿去工作吧,你的工作很重要!”

“注意身体呀!”养母嘱咐道。

梁平站起来,犹豫了一下,终于下决心说:“我要是……回咱们老家的话,找得着工作吗?

两位老人一下子愣住了:“啊?”

“那边有合适的工作吗?”梁平又问了一遍。

“工作?你是说当警察?”养父问。

“不一定当警察。一般的工作……只要能挣钱,够过日子的……”

养母看看梁平,又看看养父:“虽说眼下日本经济不景气,可咱家梁平还年轻,身体又好,你爸爸认识人也不少……”

“有工作!你要真想回去,找工作没问题!”养父紧跟着说。

两位老人说话的速度都非常快,好像怕什么东西跑掉似的。

养母盯着梁平的脸问:“你真的想回咱老家?”

听着养母充满了期待和不安的话语,梁平觉得心里很苦。

养父见梁平没有马上回答,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好了好了,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想尽份儿孝心。

“是吗?”养母满怀期待地问。

不等梁平回答,养父先说话了:“不用担心我们,你能把你自己的日子过好,我们就放心了。当然,你要是在外边干累了,另当别论……我们的事你就别挂心了。”他看了养母一眼,“这孩子,准行!将来准能干出个样儿来。”